國際貨幣基金(IMF)於22日罕見在短短十天內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 告, 全面下修全球及主要經濟體的成長預測,並警告美國總統特朗普掀起的關稅戰正在對全球貿易和經濟造成深遠衝擊。 IMF指出,當前全球經濟風險明顯增加,情勢已明確偏向下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由3.3% 下修至2.8%。(美聯社圖片)
根據報告,IMF將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由原先的3.3%大幅下修至2.8%,並將2026年預測調降至3%,雙雙創下新冠疫情以來最低水準。若以歷史角度觀察,這也將是自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第二差的年度成績。報告直言,全球經濟正面臨結構性逆風。
IMF首 席 經 濟 學 家 古 林 查 斯(Pierre-Olivier Gourinchas)指出:「我們正進入一個全新時代,過去80年運作的全球經濟體系正在被重塑。」
關稅政策對美中影響尤甚
在各國成長預測普遍下調中,對美中兩大經濟體的調整最為明顯。IMF指出,美國近期大規模提高關稅,使該國有效關稅水準升至近百年高點,對內對外皆構成重大衝擊,抑制消費與企業投資。
美國2025年經濟成長預測自2.7%大幅下修至1.8%,2026年進一步降至1.7%;同時,2025年通脹預測從原先的2%上修至3%。IMF雖未預測美國將陷入衰退,但認為經濟下行風險由先前的25%升至37%,凸顯市場對美國內外經濟政策高度不確定性的擔憂。
中國方面,2025與2026年成長預測雙雙調降至4%,分別較原預測下修0.6與0.5個百分點。報告指出,中國對出口高度依賴,在面臨美國關稅壓力下,即使政府透過財政刺激抵銷,仍難改變整體增速放緩的趨勢。
鄰近的加拿大與墨西哥亦受影響,墨西哥成長預測更由正值調降至-0.3%,成為此次報告中下修幅度最大者。
歐美日同步下滑 貿易成長腰斬
IMF也下修多個發達經濟體的成長預測。歐元區2025年成長預估調降至0.8%,2026年回升至1.2%,但仍低迷;德國更被下修至零成長。英國則從1.6%下修至1.1%,日本則從1.1%降至0.6%,主要因貿易衝擊與國內需求不振。
全球貿易成長預測亦被大幅下砍1.5個百分點至僅1.7%,為2024年水準的一半,顯示全球經濟碎片化與貿易成本上升問題持續擴大。古林查斯表示:「貿易仍會繼續,但成本更高、效率更低。」
除了成長放緩,報告亦指出,全球通脹回落速度將慢於預期。2025年通脹率預測為4.3%,2026年為3.6%。美國通脹由2%上修至3%,使聯準會面臨更大政策壓力。
IMF強調,美聯儲必須維持獨立性,以穩定市場預期並維持其政策公信力。外界擔憂總統特朗普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關係緊張,可能衝擊央行決策的獨立性與市場信心。
IMF對中期展望亦不樂觀,預測未來五年全球經濟年均成長率僅為3.2%,遠低於2000年至2019年期間的平均3.7%。報告呼籲各國政府積極推動結構性改革,包括提升勞動力生產力、促進創新與強化基礎設施,以對抗當前碎片化、低效與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的全球環境。
IMF總結指出,全球經濟正處於關鍵十字路口,若無果斷政策調整與國際合作,未來數年可能面臨更嚴峻的挑戰與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