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力冀機場拓航線強安保

打造疫後旅遊新樞紐
23/04/2025
28466
收藏
分享
打造疫後旅遊新樞紐
打造疫後旅遊新樞紐

在2025年特區政府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以提升國際機場的交通連接、候機體驗和航線服務為核心目標。群力智庫常務理事林家全期望政府能夠積極開拓新的國際航線,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旅客流量的需求和強化澳門作為國際旅遊休閒中心的地位。此外,樂見機場的安保措施不斷加強,以確保旅客的出行安全。又建議增加更多快捷通關或轉機通道,並引入先進的智慧安檢技術,以提升安檢流程的效率和服務質量。隨著疫後旅遊業復甦,澳門國際機場預料今年旅客量達850萬人次。 (資料圖片)

隨著疫後旅遊業復甦,澳門國際機場預料今年旅客量達850萬人次。此外,機場去年在廣州、佛山、江門、肇慶、東莞、珠海六個城市設立31個站點,提供接駁巴士,開往橫琴、拱北並轉車前往澳門國際機場。可見澳門機場的航線規模將逐漸擴大,並以「立足大灣區、輻射東南亞,邁向全球化」為發展目標。

籲推進大灣區機場良性互動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機場錯位發展和良性互動,在大灣區建設世界級機場群為目標。林家全認為,為綜合大灣區內機場群的整體效益,澳門國際機場可與內地及大灣區內其他機場展開協商,理順空域使用權及協調航空交通管理系統,並優化航班的準點率,擴大澳門轉乘市場的發展,為逐步走向國際化的目標鋪路。此外,航空安全對機場可持續發展極為重要,建議持續完善澳門國際機場的各項電子、雷達、警報功能等設備運作的可靠性,並加強危機處理協調能力,更好保障機場地面和空中交通的安全。

善用科技提升安檢效率群力智庫常務理事林家全期望政府能夠積極開拓新的國際航線,強化澳門作為國際旅遊休閒中心的地位。(受訪者提供圖片)

林家全續稱,現時許多國家及地區已採用人臉識別、非接觸式監測等智慧安檢設備。本澳在陸路口岸通關上,亦引入虹膜及面容識別等先進功能提升通關效率。故此,他建議澳門國際機場可逐步普及相關高新技術通關效能,期望當局可與相關部門加強聯動,利用精準及高效的人工智能判斷技術,提升安檢品質及效率,使居民和旅客的通行更便捷,並以維護國家和社會安全的大前提下,達至持續優化航空接待能力,為本澳拓展國際航空網絡奠定堅實的基礎。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