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貿易戰影響境外採購商增兩成

廣交會釋出製造業升級新訊號
22/04/2025
3283
收藏
分享
廣交會釋出製造業升級新訊號

在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之際,中國大幅減少多種美國商品進口,部分商品甚至歸零,反映出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經貿摩擦正快速升級。與此同時,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釋出中國製造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的多重信號,尤其境外參展商較上屆同期成長20.2%,創下新高。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20日公布的最新數據,3月美國小麥與液化天然氣輸中量雙雙歸零。其中,小麥曾佔中國去年小麥進口量的17%,而液化天然氣則佔5%。此外,美國棉花出口年減90%,玉米輸中量則降至800噸以下,為2020年2月以來新低。

雖然大豆進口略有成長,3月對美大豆進口增長12%至244萬噸,但這主要受首季提前備貨影響。隨著中國在2月與3月分別對美國能源與農產品加徵10%至15%反制關稅,且雙方在4月初再度互加超過100%的關稅,外界普遍預期美國商品對中國出口恐將進一步萎縮。

能源方面,美國3月輸中液化天然氣減少36%,至102萬噸;煤炭輸中量則減少62%,至20.8萬噸。美中貿易緊張關係已深刻影響雙邊貿易結構,促使中國企業尋找替代來源。

廣交會境外採購商增兩成

與此同時,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釋出中國製造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的多重信號,顯示中國外貿正加快轉型升級腳步,爭取全球市場話語權。

在全球供應鏈重塑之際,第137屆廣交會正如期舉行,為外界觀察中國製造業發展與對外貿易趨勢提供重要視角。廣交會一期於19日落幕,共吸引來自216個國家和地區的14萬8585名境外採購商,較上屆同期成長20.2%。主辦方指出,此次參展企業中,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等頭銜者超過5,100家,另有3,700家與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數位技術及智能製造相關。

新一代工業消費品亮相

展會上,大量新一代工業與消費產品亮相,包括服務機器人、VR設備、零嵌冰箱與雙驅分艙洗衣機等,展示出中國製造正從傳統代工向科技含量更高、附加值更強的產品轉型。多位境外採購商反映,中國產品在質量、技術與價格之間取得良好平衡,具有國際市場的不可替代性。

來自盧安達的LED產品採購商賽義德·蘇爾坦表示:「中國的供應鏈無可取代,中國產品品質不斷進步,現在我們會選擇採購更高端、更高品質的中國商品。」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現代產業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峰分析指出,從廣交會展示內容看,高端裝備與服務型機器人受到廣泛關注,顯示中國製造業在技術驅動、品牌建設與供應鏈協同方面已取得積極成效。「中國製造的轉型升級,不僅是在產品層面,更體現在整個產業鏈與價值鏈的躍升。」他表示。

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張思洪指出,來自全球的採購商踴躍參會,不僅顯示廣交會在國際貿易領域的影響力,也反映了國際市場對中國製造的高度信任。「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會改變,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不會改變,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也不會因單邊貿易政策而逆轉。」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