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晶片自主關鍵力量

寒武紀首季營收激增41倍
22/04/2025
2729
收藏
分享
寒武紀首季營收激增41倍

隨著美國對中國AI晶片出口管制升級,英偉達(NVIDIA)H20晶片被列入出口限制名單,中國正積極加速發展自主AI晶片。作為本土AI晶片領軍企業,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的寒武紀科技近期交出亮眼成績單,2024年營收與2025年第一季營收均創新高,顯示其正快速填補市場空缺,成為中國AI晶片替代進程中的關鍵力量。

寒武紀發布最新財報顯示,2024年全年總營收達11.74億元人民幣,年增長率高達65.56%。其中,雲端產品線表現尤為突出,營收年增達1187.78%,佔總營收比重高達99.3%。進一步來看,2025年第一季公司營收突破11.1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激增逾4,230.22%,創下歷史新高。

寒武紀驚人的營收增長也反映在資本市場表現上。2024年公司股價累計上漲387.55%,成為A股市場年度最大黑馬。隨著股價飆升,公司董事長陳天石的個人財富亦水漲船高,根據《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他以870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全球第195名,成為中國AI創業者崛起的代表性人物。

自2016年創立以來,寒武紀始終聚焦AI核心處理器的研發與創新,致力打造高效能人工智能晶片。面對美方日益收緊的科技出口政策,寒武紀被視為英偉達在中國市場的「平價替代者」,其戰略價值進一步凸顯。

填補英偉達空白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資料,2024年中國晶片出口總額達1,595億美元,首次躍升為出口第一大品項。分析人士指出,美國限制英偉達H20出口,將導致英偉達損失超過400億元人民幣。H20原本為英偉達為應對2023年出口禁令特別針對中國市場設計,儘管效能僅為H100的15%,仍為中國市場最強推理晶片,吸引騰訊、字節跳動與阿里巴巴等科技巨頭大舉採購。2025年第一季,相關採購總金額高達160億美元。

然而,隨著美國於4月15日進一步將H20納入「無限期」出口審查,中國市場出現約80萬顆AI晶片的潛在缺口。券商天風證券指出,在多模態AI模型與AI代理(AI Agent)迅速普及的趨勢下,「國產替代」已成迫切需求,而寒武紀正是填補這一空白的核心供應商之一。

國產替代進程加速

除了AI推理晶片,中國在類比晶片領域的國產化空間亦引起關注。華泰證券指出,當前全球類比晶片市場仍由美企主導,中國自製率僅約20%。但隨著車用電子與工業應用復蘇,產業整合加速,國產替代進程有望提速。

多家券商亦表示,寒武紀的成長潛力仍遠未完全釋放。伴隨華為昇騰910C與寒武紀MLUarch04等新晶片需求不斷升溫,寒武紀有望持續受益,成為中國在AI時代實現「自主可控」戰略的重要推手。

在全球AI晶片市場進入重新洗牌期的同時,中國正在加快推進晶片產業自主發展,重塑技術格局。寒武紀的崛起,正是中國AI科技實力快速提升的縮影,也昭示中國企業有機會在全球市場佔據關鍵一席。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