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位跑完半馬的人形機器人

「天工Ultra」即將開賣 
22/04/2025
3019
收藏
分享
「天工Ultra」即將開賣 

在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事中奪冠的「天工Ultra」即將走出實驗室,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CTO唐劍宣布,其新一代人形機器人「天工2.0」即將實現小批量量產與應用,價格將有望與一台入門級汽車相當。這不僅標誌著中國人形機器人技術的重大突破,也意味著商業化應用的拐點正在逼近。

上周六(4月19日)早上7點半,北京亦莊南海子公園舉辦了全球首場人機共跑的半程馬拉松。來自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等地的20支機器人隊伍與1.2萬名人類選手一同出發,挑戰21.0975公里賽程。「天工Ultra」以2小時40分42秒的成績率先衝線,展現出優異的續航、運動控制與環境適應能力,並創下全球人形機器人半馬PB(個人最佳成績)。

「天工Ultra」身高180公分、體重55公斤,搭載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自研的「慧思開物」通用具身智能平台,內含任務規劃「具身大腦」與動作執行「具身小腦」,能夠即時感知路況、預測行動,並穩定完成各種運動操作。其本體硬體採用大功率一體化關節、低慣量腿部設計與金屬結構緩震技術,保證穩定運作與高動態適應。散熱系統則維持核心溫度在70℃以下,支撐連續長距離運行。

最高奔跑時速12公里

實測中,「天工Ultra」最高奔跑速度達每小時12公里,配速約為7-8公里,賽道中須應對14次轉彎、9度坡道、1.5公里衝刺道及井蓋等複雜障礙。包明瀚指出,此番挑戰成功證明其已具備量產機器人的基本標準,尤其在運動控制與續航方面的表現為其工業與服務領域應用打下基礎。

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股東陣容強大,包括港股上市公司優必選、小米與京城股份等。天工Ultra奪冠當日,京城股份股價應聲漲停,顯示市場對人形機器人落地應用潛力的高度期待。

機器人時代加速到來

這場馬拉松不僅是體能的比拼,更是對人形機器人工程化能力的一場極限壓力測試。從續航到熱管理、從地形適應到平衡控制,機器人能否跨越現實世界的多重挑戰,是能否邁向量產與規模應用的關鍵門檻。正如工信部在2022年所發佈的《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中指出,中國要在2025年前實現人形機器人「批量生產能力」。

如今,搭載「慧思開物」平台的人形機器人正在突破這一門檻。該平台可實現「一腦多能、一腦多機」,適配人形、輪式與機械臂等多種形態,支援工業製造、物流搬運、園區巡邏及家庭陪護等多種任務,並透過開發門檻降低與模組化支援,助力機器人從「實驗室成果」邁向「社會實用」。

隨著政策支持、技術成熟與應用需求同步推進,類似「天工Ultra」這樣具備實地任務執行能力的人形機器人,將不再只是科技展台上的展示品,而是逐步成為產業現場與日常生活中的可靠助手。人形機器人產業化的未來,正在以令人矚目的速度加速到來。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