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20日報道指出,隨著美國政府持續收緊對中國出口先進半導體的限制,意圖遏制中國在戰略性高科技領域的發展,專家普遍認為,這樣的舉措可能產生反效果,加速中國企業的技術革新與自主化進程,甚至可能幫助中國在未來主導全球半導體市場。有專家認為,這場晶片戰等於是上天給中國的禮物。 (美聯社圖片)
專家認為, 本土科技巨頭的帶領下, 中國將加快推進微處理器與GPU 研發。 (網絡圖片)
市場研究機構高德顧問公司(J. Gold Associates)分析師高德(Jack Gold)表示:「美國的出口限制措施實際上正讓中國取得長遠優勢,因為中國正集中力量推動自有晶片產業的發展。」他指出,一旦中國能夠生產具競爭力的晶片,勢必將進軍全球市場,進而搶佔原屬美國公司的市場份額。
在最新的出口限制措施下,美國政府要求英偉達(Nvidia)必須取得特別許可,才能將H20晶片出口至中國。該晶片雖是為了符合美國先前管制要求而特別設計的降規版本,但仍因具備高效AI運算能力而被視為可能用於中國超級電腦,因而列入限制名單。輝達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中表示,新限制將帶來高達55億美元的成本影響。
超微半導體公司(AMD)也在本週對監管機構表示,出口管制措施將影響其MI308圖形處理器的對華銷售,預估損失達8億美元。該晶片主要用於高性能遊戲與人工智慧應用領域。超微更強調,是否能獲得出口許可仍具不確定性。
老天給的禮物
對此,科技趨勢分析師恩德勒(Rob Enderle)認為,這場晶片戰或將成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一場機遇。他指出:「這對中國來說簡直是老天給的禮物。」他預期在華為等本土科技巨頭的帶領下,中國將加快推進微處理器與GPU研發,「這可能是讓中國趕上甚至超越美國領導地位的快速通道。」
高德也補充說,中國政府具備龐大的資源與政治意志,足以支持國內半導體產業的長期發展。他批評特朗普政府的做法過於強硬,稱其想透過「霸凌式手段」達成技術圍堵目標,但「全球經濟並不是這樣運作的」。他指出,這樣的作法反而已經導致美國一些盟友疏遠,甚至可能轉向中國尋求半導體供應,以減少對美國的不確定性依賴。
從企業角度來看,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對此表現出謹慎樂觀。他公開表示,公司將配合美國的新規範,但不會因此犧牲技術進步,並強調「沒有任何事可以阻止全球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進展」。
Wedbush證券分析師艾夫斯(Dan Ives)在給投資人的報告中指出:「輝達是這場美中科技棋局中的關鍵角色。」他形容,輝達為AI革命「添柴加火」,因此特朗普政府的限制措施形同在中國面前立起「請勿進入」的警告標誌,意圖放慢中國在AI領域的腳步。
不過,艾夫斯也提醒,這場晶片戰仍未結束,預料美中雙方將繼續推出新一輪反制與應對措施。他總結道:「全球半導體霸權的競賽正愈演愈烈,而這只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