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宗方濟各逝世 享壽88歲

12年任期留下改革與慈悲的足跡
22/04/2025
4058
收藏
分享
12年任期留下改革與慈悲的足跡

梵蒂岡於本澳時間4月21日下午正式宣布,天主教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病逝,享壽88歲。方濟各自2025年2月14日住進羅馬杰梅利醫院(Gemelli Hospital)以來,一直因支氣管炎惡化為雙側肺炎接受治療,期間雖一度傳出病情穩定、康復進展,但最終仍不敵病魔辭世,全球信眾哀悼不已。天主教教宗方濟各21日離世,享壽88歲。(美聯社圖片)

教宗方濟各原名喬治•馬里奧• 伯 格 里 奧(Jorge Mario Bergoglio),1936年12月17日 出 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是家中五名子女中的長子。其父親為義大利移民、會計師,母親為家庭主婦。17歲時在教堂告解後深受感召,決心走上神職之路,並於1958年加入耶穌會, 1969年晉鐸為神父。

方濟各曾任耶穌會阿根廷省省會長(1973年)、布宜諾斯艾利斯總主教(1998年),2001年由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冊封為樞機主教。2013年3月13日,他在教宗選舉中脫穎而出,成為首位來自美洲、第一位耶穌會成員,也是首位非歐洲出身的教宗。他選擇「方濟各」作為名號,以致敬12世紀以扶貧為志的意大利聖人聖方濟。

打破傳統 聚焦社會正義

自上任以來,方濟各致力改革梵蒂岡體制,打擊財政貪腐,強調教會應走出聖堂、服務貧苦和弱勢。他拒絕入住豪華的宗徒宮,而選擇居住於簡樸的梵蒂岡旅館客房,展現其親民風範。

方濟各以關懷邊緣群體聞名,公開呼籲重視社會不平等、工人權益、移民議題,並倡導環保與氣候正義。他曾在公開演說中批評市場經濟對人類尊嚴的剝奪,也對歐洲移民拘留設施發出譴責,稱其「形同集中營」。

在信仰面向,他開啟一連串宗教改革,包括推動教會對離婚、避孕、同性戀等議題採取更包容的立場。 2013年一句「我憑什麼去論斷一名誠心信奉上帝的同性戀者?」引發全球矚目,被視為天主教現代化的重要象徵。2023年,梵蒂岡更首次批准神父在特定條件下可為同性伴侶進行祝福儀式,引起保守派強烈反彈。

此外,他提倡離婚除罪化、重視女性在教會的地位,並積極善用社群媒體,在Instagram、X等平台分享人道與福音訊息,使天主教影響力深入數位世代。

立場溫和 不失堅定

方濟各亦是國際政治舞台上的活躍人物。他曾協助促成美國與古巴關係正常化,並前往伊拉克、中非等戰亂地區訪問,展現和平使者形象。但在俄烏戰爭議題上,他避免直接譴責俄國、呼籲烏克蘭「舉白旗」談判的言論一度引發爭議,遭基輔與西方批評,後來梵蒂岡澄清所指為「停火對話」而非「投降」。

截至2023年,方濟各共出訪逾60個國家、旅程總長達41萬公里,是歷來最為頻繁出訪的教宗之一。他在全球倡議和平、促進跨宗教對話,為當代天主教會留下獨特足跡。

梵中關係未竟之志

方濟各任內另一重要遺產,是與中國的外交對話。2018年,梵中雙方簽署臨時協議,允許中國和梵蒂岡共同認可的主教人選,雖引發外界對梵蒂岡「向中國妥協」的批評,但方濟各強調對話必要,認為冒風險也勝過對抗。

他曾公開表達希望能訪問中國,並在2022年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時出訪哈薩克,儘管未能會面,但顯示其對中外交的積極姿態。

方濟各在任12年間,從改革梵蒂岡、對性少數與離婚者展現包容、倡導全球和平與貧富平權,到將信仰與數位結合,為天主教會注入新生命。他曾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年度風雲人物」,並多次被譽為「人民的教宗」。

他的辭世,不僅對全球信徒是重大損失,也為天主教下一步改革與領導方向劃下關鍵分水嶺。未來幾周,樞機主教團將召開秘密會議,選出繼任者,延續這位開創教宗未竟的改革與慈悲精神。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