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等四部門發文

統一「五篇大文章」認定標準
17/04/2025
43522
收藏
分享
統一「五篇大文章」認定標準
統一「五篇大文章」認定標準

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正式發布《金融「五篇大文章」總體統計制度(試行)》,為長期困擾金融機構的「五篇大文章」統計範圍不清、指標不一等問題提供了統一制度性解決方案。這一制度標誌著中國金融系統在支持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和數字金融五大重點領域上邁出關鍵一步。人行等五部門近日正式發布《金融「五篇大文章」總體統計制度(試行)》。 (資料圖片)《 制度》明確統計對象涵蓋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及金融基礎設施機構。(資料圖片)

自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五篇大文章」的戰略方向後,相關金融業務成為銀行等金融機構資源配置的重點。然而,由於統計口徑和考核標準不統一,尤其在養老金融和數字金融等新興領域,長期存在操作混亂、評估困難的問題。部分金融從業者指出,不同金融機構對相同業務的界定存在較大差異,既影響監管評估,也不利於行業之間的橫向比較。

此次發佈的《制度》正是為破解上述痛點而制定,旨在從制度層面打通「五篇大文章」的統計堵點。根據央行介紹,《制度》遵循「全面覆蓋、綜合統計,整體推進、重點突破,標準統一、協同銜接,科學有效、匯總共享」原則,從統計對象、指標設置、統計標準到執行機制等多個層面做出詳細規範。

不再各說各話

首先,《制度》明確統計對象涵蓋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及金融基礎設施機構,統計範圍則覆蓋貸款、債券、股權、基金、保險、資管債權和衍生品等主流金融產品,確保從源頭上實現數據採集的全覆蓋和無死角。

其次,《制度》重點設置了200餘項指標,涵蓋各領域的融資支持、產品服務、數字化轉型等內容,並為每項指標制定統一統計標準與口徑,確保與國家統計體系、行業政策和現有監管實踐實現有效對接。例如,長期界定不清的「養老金融」在此次制度中有望獲得更清晰的統計範圍與標準,避免此前統計結果因口徑不一而「各說各話」的情況。

過去,儘管早在2020年國家統計局已發佈《養老產業統計分類(2020)》,將養老產業劃分為12大類,包括照護服務、醫療衛生、教育培訓、科技與智慧養老等,但銀行在具體業務推進中卻面臨範圍過廣、重疊模糊的困境。有業者指出,不少銀行將部分健康、教育相關貸款納入普惠金融統計,導致「老人金融」在實際操作中界限模糊,進而影響資源精準投放。

提高針對性與資源效率

《制度》的出台將改變這一現狀,對金融機構進行統一指引,有助於提高政策針對性與資源配置效率。為確保制度落地,《制度》還明確建立統一歸集、分工協作的運行機制。人民銀行將負責全量統計報表的匯總編制,各部門依職責落實數據採集與管理,並強化數據共享,形成監管合力。

央行強調,將與相關部門密切合作,推動制度落地實施,為金融機構支持「五篇大文章」奠定堅實數據基礎,並對金融系統各類機構提出明確要求:儘快完成系統改造、流程優化、技術儲備,做好接軌準備。

此次《制度》的出台,標誌著中國金融監管部門在統籌金融支持重點戰略任務方面邁出制度化、系統化步伐,有助於金融與實體經濟形成更加精準的對接機制,也為未來政策考核、評估和調整提供數據基礎與決策依據。隨著《制度》逐步實施落地,金融「五篇大文章」有望迎來更加有序與高效的發展新局。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