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軍方近日在頓涅茨克前線俘虜兩名參與俄軍作戰的中國籍男子——王廣軍與張仁波,並於4月14日召開記者會,首次揭露中國公民經由網路被招募參戰的經過與戰場上的殘酷真相。二人皆否認為中國政府派遣,並強調希望能透過戰俘交換返回中國。
據烏克蘭媒體報道,44歲的王廣軍曾是河南一名復健師,在疫情後失業。原本擁有穩定生活的他,因社交平台上大量宣傳俄軍「高薪、英勇」的影片而心動。影片中士兵身披軍裝、軍車奔馳、音樂激昂,讓他對「當兵」產生浪漫想像。「中國男人都有從軍夢,當你在中國沒機會圓夢,又看到這樣的機會,真的會心動。」他說。
王透過仲介聯繫俄方,對方稱後勤部門急缺醫護與工程人員,承諾他能在醫院從事復健工作,月薪可達80萬盧布(約31萬新台幣),獎金另有20至25萬盧布。費用可先由對方墊付,再從薪資扣除。他起初從黑龍江口岸出境未果,後依照仲介指示經新疆、哈薩克轉抵莫斯科。
抵俄初期,王受到熱情接待,獲贈現金與豪華餐飲住宿,但好景不長。10天後被送往喀山進行5天急救訓練,最終卻未被安排後勤職位,而是直接被編入「第七無堡旅」。輾轉至北頓內茨克時,他已成為一線士兵,語言不通、命令不清,無法掌控命運。「一旦入伍,你就再也逃不出來了。」他說。
「一切都是謊言」
另一名26歲的張仁波,曾是上海消防員,家境富裕。他在旅遊期間被仲介遊說從事建築後勤工作,並於1月5日在頓河畔羅斯托夫簽署俄文合約。之後接受訓練,3月29日被通知上前線。他說:「仲介利用中國人對俄羅斯的信任,把我們哄騙進來。」
他們指出,入伍後遭遇的不只是勞役與欺瞞,更有財產剝奪與人身控制。手機被沒收,提款卡遭限制,生活用品如發電機、燃料、水等都需自費購買,否則就面臨被送上最危險的前線。他們甚至懷疑所謂的薪資只是虛帳。
王廣軍透露,一旦被俘,俄軍竟對他們施以化武攻擊,所幸被烏軍所救。他批評俄軍虛構軍事實力與烏軍弱點,「當你真正上戰場時,你會發現一切都是謊言。」
兩人皆表達強烈希望能返回中國,而非被遣返回俄羅斯。張仁波坦言,雖知可能會因違法參戰遭到中國政府懲罰,但仍希望回家。他們也藉此記者會呼籲其他中國人不要被短影音中的虛假光環誤導,更不要輕信仲介的花言巧語。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多次在例行記者會重申,中國政府要求公民避免以任何形式捲入武裝衝突,尤其應避免參加任何一方軍事行動,又強調中方對烏克蘭危機問題的立場清晰明確,重申中方一貫致力於止戰停火、勸和促談。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