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黃金協會(WGC)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中旬,中國市場的實物黃金支持型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吸金熱度驚人,11天內流入29.1噸,已超越整個第一季度的總流入量(23.5噸),並領先同期美國上市黃金ETF的資金流入表現,成為全球金市焦點。
WGC高級市場策略師John Reade於14日表示,這一現象代表黃金資金流向的地理重心,正從第一季度以美國為主轉向第二季度由中國主導。根據數據,雖然美國ETF今年首季資金流入領先,但4月初至今,中國ETF已超過美國同期27.8噸的流入量。
金價自年初以來上漲約22%,本週一一度觸及每盎司3,245.75美元的歷史新高。黃金作為對沖地緣政治與經濟風險的傳統避險資產,在特朗普政府宣布對中國及多國祭出高額“對等關稅”後,需求進一步激增。受此影響,人民幣自4月2日特朗普宣布政策以來已累計貶值約0.6%,並跌至2007年來新低,助長中國境內黃金買盤動能。
全球資金避險意願普遍上升,第一季全球黃金ETF總資金流入創下近三年最大增幅。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國內黃金價格對倫敦基準價的溢價正快速擴大。截至上週,中國黃金溢價達到1%,遠高於前一周的0.2%,交易員報價介於每盎司24至54美元之間。
人行下放新進口配額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指出,中國人民銀行已於上周針對部分商業銀行核發額外的黃金進口配額,以回應日益強勁的避險需求。這批配額的下放被認為是央行履行日常管理職責的一部分,並非表態將直接購金,也不代表其對金價的看法轉變。
在央行放寬實體黃金進口配額的同時,全球貴金屬銀行紛紛將黃金調運至中國,意圖搶占高溢價市場,顯示中國在全球黃金交易中地位日益重要。知情交易員透露,近期國際銀行在中國市場的動作“異常活躍”,凸顯當地需求高漲。
另一方面,中國保險資金獲准參與黃金投資的試點計畫也進一步擴大市場需求,政策旨在提升保險機構資產配置靈活性,並為黃金ETF注入更多動能。流入境內黃金ETF的資金亦因散戶投資人積極參與而異常強勁。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4月7日公布的資料,截至3月底,中國黃金儲備為7,370萬盎司,較2月末增加9萬盎司。中國央行自2022年底以來已連續18個月增持黃金,儘管去年曾短暫中止購買,但自去年11月起再次恢復增持。
高盛最新報告則進一步看好金價前景,預估2026年中期金價可能升至每盎司4,000美元,反映地緣政治風險及避險需求長期上升的趨勢。
在美中貿易摩擦升溫、人民幣承壓、全球市場風險意識抬頭等背景下,黃金正重新成為資產配置核心選項。中國在全球黃金市場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未來走勢值得持續關注。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