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探討建築工程業發展

經民聯倡推公共工程支援業界
14/04/2025
2999
收藏
分享
經民聯倡推公共工程支援業界
經民聯倡推公共工程支援業界

經濟民生聯盟4月11日舉辦「經濟民生座談會系列之建築工程及環保」座談會,來自澳門建築及環保業界代表逾百人出席,共同探討建築工程及環保的發展。主辦方希望透過活動更好瞭解澳門建築業界在發展業界當中所面對的困難,並收集業界意見向政府反映,推動澳門建築業界長遠可持續發展。座談會吸引來自澳門建築及環保業界代表逾百人出席。 (經民聯提供圖片)澳門經濟民生聯盟主席劉家裕致辭。(經民聯提供圖片)

座談會當日上午十一時假萬豪軒蓮花廳舉行,中聯辦協調部社團工作處四級調研員唐行知,澳門經濟民生聯盟主席劉家裕,會務顧問黎鳴山,副主席、立法議員鄭安庭和羅彩燕,活動籌委會副主席、澳門經濟民生聯盟理事羅韶聰,以及來自澳門建築及環保業界代表逾百人出席。

劉家裕:收集業界意見向政府反映

劉家裕指出,按照統計暨普查局公佈的數據顯示,建築業屬於本澳一大產業,在2023年建築業的產業機構佔4%,為本澳生產總值GDP貢獻142億澳門元。在澳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的過程之中,絕對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2025年來臨,建造業面臨多方面的挑戰。由於多種因素,建築業正式面臨「寒冬期」,期望政府能夠多聽業界意見,了解業界訴求。

羅韶聰表示,近年本澳建築工程項目持續減少,中小建築企業經營困難。他期望特區政府能夠增強對公共工程的投入,推進都市更新,持續推出各項支援政策,加強對私人樓宇的維修和翻新項目的資助金額,以達到改善建築業中小企業的經營環境,並保障本澳建築業從業員的生計。

羅彩燕表示,隨著經濟下行,很多公共工程未必惠及到本地中小企,她希望政府作政策傾斜,讓本地中小企更多機會參與。她指出本澳有超過五千楝舊樓需翻新,包括外牆維修等,認為當局可透過都市更新計劃,維修舊樓,讓本地工程業界參與,尤其中小企。另一方面,掘路工程影響營商環境,希望當局避免重複開挖。

出席是次活動的還包括澳澳門經濟民生聯盟副理事長兼活動籌委主席林偉權、澳門經濟民生聯盟理事施曉州、鄧永崗、余健南、李志晟、麥家寶,監事陳智佳,澳門江門同鄉會副會長張達華、秘書長張偉鴻及一眾澳門建築業界代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