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全球股市動盪,中方反擊美方關稅措施,將美國進口商品稅率從34%上調至84%,雙方摩擦有持續升級的跡象。路透社報道,中國高層領導人最早9日召開會議,國務院、多個部委及金融監管機構的高級官員參會,討論國內消費和支持資本市場的措施,部分較為成熟、旨在提振中國經濟的舉措可能會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內實施。有報道指中央將為短期內推出多項提振經濟的舉措。 (資料圖片)
機構認為,內地近期將推出多項額外經濟措施,或會放在投資層面。 (美聯社圖片)
路透社報道,自特朗普上周向中國加徵關稅以來,內地首次公開高級別會議,目標是穩定經濟和市場,並提振大眾信心。消息人士透露,商務部、財政部、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的官員均有出席該會議。決策者預期討論提振國內消費和支持資本市場的措施,會議亦可能商議出口退稅等補貼政策。
內地本周已實行多項措施穩定股市。三大證券報近日在頭版發表評論文章,聚焦穩市舉措,合力托舉A股。當中提到,決策部門對外部風險已有預判,應對預案的提前量和富餘量也留得充足,未來根據形勢需要,降準減息將適時啟動,專項債、特別國債有進一步擴張空間,支持資本市場的兩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也可以擴大規模。
第二季前降準降息
摩通發表報告,預期中國政府將於第三季推出額外的財政支持,發債約一萬億元,惟這不代表此前政府不會採取任何行動。該行認為,短期內中央會先利用現有政策選項,如加速財政資源配置(加快發債)、恢復貨幣寬鬆,料人民銀行將重啟降準和下調政策利率,包括4月降準0.5個百分點,及第二季減息0.2厘。
惟摩通認為,中國額外的財政刺激可能會優先選擇投放在投資方面,如綠色及科技的投入等,促進消費(如現金補貼、無限制消費券,或增加財政轉移以改善社會安全網等)的政策誘因仍較弱;以舊換新補貼屬優先選項,但若補貼幅度進一步擴大,政策效果亦會減弱。該行稱,目前政策制定者最重要的考量,是哪些措施能快速見效,而不是經濟效率或其長期影響。
另外,去年10月中央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據農行披露,截至3月末,該行累計為「三農」、先進製造、綠色金融等多領域53家上市公司提供股票回購增持專項貸款服務,貸款簽約金額超150億元,已投放金額超85億元。
四大行專項貸款挺回購增持
工行表示,扎實服務上市公司開展股票回購增持、加強市值管理等各類需求,對接企業資金需求近500億元。中行日前則透露,截至3月末已支持73個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增持計劃,合計達成貸款意向金額近254億元。建行則已服務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東近70戶。
除了中央匯金等「國家隊」增持托市,內地多家企業宣布增持回購計劃,尤其是央企和國企。據《經濟參考報》統計,本周前兩日,內地有超過230家上市公司發布增持回購相關公告,至少20家央企表明已增持或擬增持回購旗下上市公司股票,中國石油集團、中國石化集團、中國海油集團未來一年將分別增持不低於28億元、20億元、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