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適逢「澳門媽祖信俗」成功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十周年,作為該信俗保護單位的澳門媽閣水陸演戲會,聯同本地學術團體遺產學會,於本澳首度推出以「媽祖信俗」為主題的文化遺產教育活動,獲高等院校及社會各界積極響應。為持續推動非遺普及化,雙方再度攜手,並獲澳門旅遊大學協辦、澳門基金會資助,於2025年啟動「非遺進校園」年度延伸活動,以理論與實踐並行的模式,深化本澳青年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傳承。
作為系列活動首站,遺產學會代表、項目策劃統籌關志和女士於4月7日以「海上絲綢之路的守護者與社會實踐:澳門媽祖信俗」為題,向澳門旅遊大學文化與遺產管理專業學生講授專題講座。內容涵蓋媽祖信仰與海上絲路的歷史連結、澳門媽祖信俗的起源與節慶特色,並詳細介紹保護單位媽閣水陸演戲會之沿革與使命。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鍵銓先生聯同演戲會理監事成員,現場與師生展開互動交流。陳鍵銓強調,非遺傳承需兼顧「活態保護」與創新實踐,而媽祖信俗延伸活動正為學生提供跨出課堂、親近社區的契機。學生反應熱烈,圍繞信俗儀式、戲棚搭建技藝等踴躍提問。
澳門媽祖信俗非遺教育進校園,深化本澳青年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傳承。(主辦方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