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本澳旅客數量上升,推動夜經濟發展對於提振經濟具有重要意義。民聯智庫理事長陳冰冰表示,澳門過往素有「不夜城」之稱,夜經濟曾是重要支柱,但隨著社會變遷,部分傳統行業逐漸式微,導致夜間經濟的活力減弱,難以完全滿足現代旅遊需求。與此同時,近年本澳舉辦大量演唱會和大型展演吸引不少年輕旅客群體,他們更傾向探索社區消費模式,但澳門夜間娛樂項目仍顯不足,尤其是針對年輕群體的吸引力有待提升。 澳門過往素有「不夜城」之稱,夜經濟曾是重要支柱。 (經財司辦公室圖片)
民聯智庫理事長陳冰冰提四點建議,倡發展「夜經濟」。 (受訪者提供圖片)
為此,她提出以下四點建議:一是構建政企協同夜間經濟生態系統:建議政府發揮引領作用,成立相關部門合作小組,制定「澳門夜間經濟五年發展規劃」,並重點與內地頭部文旅企業建立戰略合作,借鑑內地成功IP化運營經驗,結合澳門世遺資源打造具有本地特色項目。建立夜間經濟聯席會議機制,每季度組織博企、中小企商會、文創團體進行業態創新探討。其次,利用智慧基建與數字賦能,開發「澳門夜遊」數字化平台,集成VR實景導航,動態優惠推送和消費積分系統,運用大數據分析遊客動線,設立夜經濟體驗官宣傳,建立線上線下聯動的服務和體驗。
冀善用澳門閒置土地儲備
二是創新政策支持體系:推出財政激勵組合拳,建議設立澳門夜間經濟發展專項基金,為夜間經營企業及攤檔提供水電補貼、稅務及租金優惠,鼓勵青年夜間創業。此外,善用澳門閒置土地儲備,建議研究推行「夜用地」臨時許可制度,允許18:00-6:00時段開展限定業態經營。
打造「夜宴美食」超級IP
三是打造「夜宴美食」超級IP:開發「世界美食之都」深夜認證體系,評選夜宵明星店鋪,鼓勵傳統美食小吃店開創夜間營運。同時與美團、小紅書,抖音等頭部企業合作,開展「澳門夜達人」培訓項目,培育本地夜間經濟網紅導賞員,舉辦夜間經濟創新創業大賽,由相關部門協助優秀項目資源對接。
四是保障機制建設:建議政府建立夜間經濟安全聯防體系,增加巡邏確保社區和消費者夜遊安全,其次優化夜間公交接駁,開通主題景點夜遊專線,便利遊客出行;此外,制定夜間經濟噪音管理標準以減少對居民的影響,同時建立季度評估機制,定期檢視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