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社會環境變化,青少年身心健康問題更值得關注;對於教育工作者和學生輔導員有更高的工作要求,學生輔導員需要跟進學生個案、預防和危機事件的工作量越來越多,除了專業學位和專業知識外,更講求實踐經驗、耐性、責任和愛心。
據一些前線學生輔導員反映,不同年級的個案情況有差異,尤其在處理中學生個案時,由於個案的複雜性和青少年的不同需要和想法,往往要更多時間去接觸學生及跟進個案,需與學校充分協作,例如要提供足夠時間讓學生輔導員與學生接觸、建立互信關係等,個案量不少且處理問題比以往複雜。
在加強學生輔導員團隊的專業和穩定性方面,教青局早前回應本人質詢時表示,將按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需要優化學生輔導團隊的配置,透過團隊內不同人員的互相協作,為前線學生輔導員提供專業、行政及跨部門協作等不同面向的支援,從而加強學輔的質量及穩定性。
值得關注的是,因應社會服務需求增加,政府對於教師、社工等領域的人員已增加了部份津貼,亦有關注相關社會服務資源的投放;期望當局同樣針對為學生開展服務的學生輔導員目前的人員編製、工作量、待遇調升方面作出跟進。
為此,建議教青局進一步推動做好中小幼、特殊教育學校與學生輔導團體的緊密溝通;當局亦能投放合理資源,持續檢視學生輔導人員的工作壓力,強化人員編制及服務質量,提高人員隊伍的穩定性,更好掌握輔導員的角色和職能,助他們發揮專業力量,攜手合作共同守護青少年的健全成長與學習環境。
立法會直選議員 李靜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