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英特爾與台積電合辦晶圓廠 

外資齊聲唱衰
06/04/2025
12937
收藏
分享
外資齊聲唱衰

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與全球晶圓代工巨頭台積電,傳出將成立合資企業共同經營美國晶圓廠,卻遭到多家華爾街機構的質疑與唱衰,認為此一合作充滿挑戰,難以成功落地。

儘管美國發動的關稅戰引發全球市場劇烈動盪,英特爾(Intel)股價自2025年以來仍錄得小幅上漲,成為少數表現相對穩健的科技股之一。根據外媒報道,市場普遍認為,特朗普政府對本土半導體業的扶持將使英特爾獲得來自台積電(TSMC)的強力合作,填補其在先進製程上的技術缺口。

英特爾與台積電傳達成合作

根據科技媒體Wccftech報道,市場消息指出,英特爾與台積電已達成協議,雙方將在美國成立一家合資企業,專責營運英特爾位於美國的晶圓製造設施。該計畫同時傳出吸引高通、輝達和蘋果等IC設計大廠進駐投單,試圖打造美國半導體製造的核心聯盟。

根據初步協議內容,台積電將以技術與專業知識作為投入條件,換取合資公司20%的股份。市場普遍解讀為英特爾試圖藉由台積電的先進製程能力,解決其長年在製程節點上的技術落後,並鞏固其在全球晶片製造供應鏈中的地位。

此舉也獲得美國政府默許與背後政策支持。隨著《晶片與科學法案》補助到位,英特爾積極擴建美國晶圓廠,並尋求外部技術合作,被視為回應政府「半導體本土化」戰略的一環。

外資機構齊聲唱衰 

儘管股市對該合作消息短期反應正面,但部分華爾街分析師對這項協議的長期成效提出嚴重質疑。花旗集團發表報告指出,台積電與英特爾在製造流程上存在根本差異,幾乎無法兼容。英特爾多年來嘗試擴展晶圓代工業務屢屢失利,與台積電聯手恐難撼動其代工龍頭地位,反而可能因成本與技術不協調而加重經營負擔。

花旗建議英特爾應徹底退出晶圓代工市場,回歸其核心的CPU處理器設計與製造領域。報告指出,在代工營運缺乏競爭優勢、現金流持續承壓的情況下,過度投入恐將損害企業整體價值,對股東不利。

美銀(Bank of America)也對該協議持保留態度,指出若英特爾擬拆分代工事業,需面對諸多技術與監管挑戰。首先,英特爾在PC與伺服器處理器領域市占率高達70%,拆分計畫勢必需經全球多國監管機構審核,尤其中國大陸的批准可能成為一大變數。其次,英特爾目前淨債務高達580億美元,財務壓力沉重,可能難以支撐新事業的資本需求。

此外,美銀還警告,英特爾過去已獲取晶片法案補助,若將晶圓代工部門拆分上市且英特爾不再擁有超過50%的持股比例,將觸發補助條款中的控制權變更機制,導致政府資金撤回。若以此限制推估,即便合作成行,台積電與其他潛在股東在經營決策上恐受限,進一步降低專案可行性。(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