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已擬定關稅草案,計劃針對大多數進口商品徵收約20%的關稅,作為「對等貿易」策略的一環。此政策預計將於特朗普口中的「解放日」——4月2日正式對外宣布,並引發全球貿易市場廣泛關注。白宮方面尚未就此草案發表正式評論。在關稅措施威脅下,全球貿易陰霾重重。(美聯社圖片)
美媒指特朗普的關稅計劃將對所有進口產品徵收20%關稅。 (美聯社圖片)
根據報道,白宮顧問團隊已密集規劃數週,將新一輪關稅措施視為強化美國貿易談判籌碼、推升聯邦收入的手段。內部預估顯示,此舉有望為美國政府帶來超過六萬億美元的收入,相關資金可能用於發放退稅或經濟紅利,惟具體細節尚在討論階段,政策內容仍存不確定性。
摩根士丹利發布最新分析指出,此波關稅措施將聚焦來自中國、歐洲與亞洲的進口產品,涵蓋汽車、服飾與鞋類等民生與工業商品,對國際與美國本土企業都將造成重大衝擊。儘管美方可能在墨西哥與加拿大方面採取相對寬鬆的措施,但對亞洲與歐洲市場的限制將更為嚴苛。
三大產業受直接打擊
在汽車產業方面,受衝擊的企業包含美國的通用汽車(GM)、福特(Ford)與特斯拉(Tesla);歐洲品牌如德國的BMW、福斯(Volkswagen)、奧 迪(Audi)、 平 治(Mercedes-Benz)與 保 時 捷(Porsche)也在名單中。關稅上調將增加製造與進口成本,導致消費價格上升,進一步壓縮企業利潤與市場需求。
在鞋類方面,分析指出,由於美國去年有將近34%的鞋類產品自越南進口,若美國對越南商品徵收高關稅,將對Nike、Skechers USA、 Allbirds與On Holding等 國 際 品 牌 造 成 直 接 打擊。此外,許多大型零售商如Warby Parker、 Wayfair、Five Below、Dollar Tree 與 Academy Sports and Outdoors等,也可能面臨成本轉嫁與營運壓力。
特朗普在競選活動中持續強調「對等貿易」與「美國製造」,關稅政策被視為其重塑國際貿易關係、爭取藍領選民支持的核心工具。白宮消息人士指出,新一輪措施目的在於向全球釋放「美國不再容忍貿易失衡」的訊號,尤其針對中國與歐盟的產業補貼與市場壁壘問題。
美經濟數據或影響政策
儘管市場對特朗普關稅舉措高度關注,但部分分析師認為,美國即將於4月4日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對評估美國經濟基本面更具決定性。美國銀行分析師Michael Hartnett表示,若就業市場表現強勁,可能為白宮推行更強硬貿易政策提供空間;反之,若數據疲弱,則可能迫使政府重新評估關稅對國內經濟與通膨的連鎖效應。
目前特朗普政府尚未公布完整關稅清單與實施時間表,但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其計劃涵蓋面幾乎涉及所有主要商品類別。未來正式公告與細節,將成為全球金融市場與企業決策的關鍵風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