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死亡車禍引發安全疑慮

股價急墜雷軍親上火線
02/04/2025
22856
收藏
分享
股價急墜雷軍親上火線

小米集團首款電動車SU7日前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引發社會高度關注與對智能駕駛技術的質疑。小米創辦人雷軍4月1日深夜公開表態,承諾不逃避責任,將全力配合調查並回應家屬與社會疑慮。然而,事故消息已重創市場信心,小米股價當日急挫逾5%,市值蒸發近700億港元。

這宗致命事故發生於3月29日晚間,一輛小米SU7標準版電動車在安徽省銅陵市高速公路段與隔離帶水泥樁碰撞後起火,造成駕駛人及兩名乘客死亡。據報導,三名罹難者皆為就讀於武漢的在校大學生,當時正前往安徽參加考試。

小米汽車於4月1日晚間發表聲明指出,事發時車輛啟用了NOA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行駛時速達116公里,遇施工路段變道時遭遇障礙物。系統曾發出警示,駕駛人隨即接管操作並減速至約97公里,但最終仍無法避免撞擊並釀成火災。

智駕系統無法識別水泥樁

小米強調,根據目前掌握的初步資訊,事故起火原因應為猛烈撞擊造成車輛系統嚴重損毀,並非所謂「電池自燃」。不過,由於事故車輛仍在警方管控之下,小米方面尚未能接觸車體,對於外界關注的「是否因車門鎖死導致乘客無法逃生」等細節,仍無法作出確認。

針對外界質疑SU7智能駕駛功能的可靠性,小米表示,目前搭載於SU7的前向碰撞預警(FCW)及自動緊急煞車(AEB)功能,尚無法識別如水泥樁、水馬等非車輛類障礙物。公司再三強調,NOA系統為L2級駕駛輔助技術,駕駛人需全程專注監控道路狀況,不能倚賴系統自動駕駛。

輿情持續延燒 寧德時代切割

事故發生後,小米汽車起初未有立即對外發聲,遭到部分輿論批評。小米解釋,因需依照警方指導處理程序,已於4月1日下午嘗試與罹難者家屬安排會面,目前正等待進一步通知。當晚,小米創辦人雷軍亦透過微博發文,向家屬表達慰問,並表示「不會逃避責任」,承諾小米將全程配合警方與社會各界調查。

雷軍強調,小米作為一家負責任的企業,會以最高標準審視此事並追究問題根源。他亦親自下場回應質疑,顯示公司希望透過領導人形象,穩定民眾觀感與品牌聲譽。

然而,事故已對小米股價與市場信心造成衝擊。4月1日小米集團股價收報46.5港元,單日跌幅5.49%,市值蒸發約689億港元(約89.9億美元)。這一跌勢也使其自3月19日創下歷史高點以來的跌幅擴大至逾20%。

同時,小米的合作夥伴寧德時代也急忙與事故撇清關係,強調涉事車輛未採用自家電池,以免在輿論風暴中受牽連。

小米SU7自去年3月推出以來累計交付量突破20萬輛,成為市場矚目的新星。電動車業務去年貢獻收入達321億元,為集團全年業績注入強勁動力。惟此次車禍對其品牌形象造成重大挑戰,未來如何處理善後及提升駕駛輔助系統安全性,將成為能否延續增長動能的關鍵。 (編輯部)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