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四大國銀啟新一輪增資計劃

財政部出資高達5,000億元
01/04/2025
29290
收藏
分享
財政部出資高達5,000億元
財政部出資高達5,000億元

中國國有大行新一輪增資行動正式啟動。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與郵儲銀行於3月30日同步發布公告,披露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的預案,四家銀行合計計劃募資總額達5,2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財政部作為戰略投資者,合計出資達5,000億元,佔此次增資總額的96%以上,展現國家大力支持銀行資本補充、強化金融體系穩健發展的決心。內地四大國有銀行補充銀彈,為支撐經濟復蘇做準備。 (資料圖片)財政部出資達5,000 億元,佔增資總額96% 以上。(資料圖片)

此次增資計劃是落實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發行5000億元特別國債,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的重要舉措。根據公告,四家銀行所募集的資金將在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全數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進一步鞏固銀行資本基礎,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具體來看:建設銀行擬募資總額不超過1,050億元,定價為9.27元/股,將引入財政部作為戰略投資者;中國銀行計劃募資不超過1,650億元,定價為6.05元/股,同樣由財政部全額認購。交通銀行擬募資1,200億元,定價為8.71元/股,發行對象包括財政部(認購1,124.2億元)、中國煙草總公司(45.8億元)及其子公司中國雙維投資(30億元)。郵儲銀行將募資1,300億元,定價為6.32元 /股,財政部認購1,175.8億元,中國移動與中國船舶集團分別認購78.54億元與45.6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發行價格均高於四家銀行在二級市場的最新收盤價,顯示出政府對銀行長期發展的高度信心與支持。

強化資本實力應對挑戰

截至2024年末,建行、中行、交行、郵儲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4.48%、12.20%、 10.24%和9.56%,均高於監管標準。然而在當前經濟環境與銀行業利差收窄的背景下,國有大行的內源性資本補充能力階段性受到壓力。此次透過大規模外部定向增資,有助於構建更為穩健的資本緩衝機制,提升風險抵禦與業務拓展能力。

四家銀行均表示,本輪募資將有效增強核心一級資本,有助於支持國家重大戰略落地、改善對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與綠色發展等領域的金融服務能力,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也是國家推動「一行一策、分期實施、統籌推進」戰略下的首次實質行動。根據此前政策部署,國務院將對六大國有銀行分階段、分批次進行資本補充。此次建行、中行、交行與郵儲的同步增資,或將為下一階段農業銀行與工商銀行的類似計劃鋪路。

此次四大國有銀行聯合發起的5,200億元增資行動,無疑是中央加強金融體系建設、支持穩增長政策落地的有力體現。財政部的巨額出資,展現出對國有銀行未來發展方向與服務實體經濟定位的高度重視。隨著銀行資本實力的進一步強化,未來其在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促進創新與可持續發展中的主力軍角色也將更為突出。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