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郵報》披露,一份由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近日簽署的機密文件,將中國定義為美國「唯一步調威脅」,並把阻止中國大陸統一台灣與強化美國本土防禦作為首要任務。該文件標誌著美國軍事戰略重心出現重大轉向,即便因此必須削弱在歐洲和中東的軍事存在,也在所不惜。這一舉措引起國會議員質疑其可行性與戰略一致性,被認為在全球收縮與展現軍力之間存在明顯矛盾。
根據報道,這份名為《臨時國家國防戰略指導意見》(Interim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ic Guidance)的文件,在大多數段落均標註為「秘密/禁止外國人接觸」,已於3月中旬在國防部內部傳閱。文件內容由國防部長海格塞斯簽署,明確指出「中國是國防部的唯一步調威脅」,並強調阻止中國大陸對台灣採取突襲行動、同時確保美國本土安全,是五角大樓的「唯一首要情景」。
文件顯示,美方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選擇在其他戰區「承擔風險」,包括減少對歐洲、中東和其他地區的軍事部署,並要求盟友分擔更多防衛責任。海格塞斯的這一新指導方向,被視為對美軍全球戰略的重大調整。
議員批評戰略「令人困惑」
根據《華盛頓郵報》分析,該文件與拜登政府於2022年發布的《國家防禦戰略》明顯不同。後者強調通過與盟友合作應對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多重威脅,而赫格塞思的版本則幾乎完全將俄羅斯威脅交由歐洲盟友應對,強調北約成員需承擔「遠大於以往」的軍事責任。
一位民主黨國會議員助手表示,該文件已提交至國會國家安全委員會審閱,但兩黨議員普遍感到困惑。他指出:「這份文件一方面主張從中東等地撤軍,另一方面卻又持續在也門展現火力威懾並對伊朗施壓,這之間的矛盾令人難以理解。」
與保守派智庫高度重疊
報道還指出,這份軍事指導文件中部分內容與美國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於去年發布的《2025計劃》幾乎一致。該報告由多名保守派政策專家撰寫,主張美國應集中力量對抗中國、加強本土防禦,並要求盟友承擔更多軍事任務,與此次海格塞斯簽署文件的核心主張如出一轍。
更引人關注的是,《2025計劃》共同作者之一亞歷山大·韋萊斯-格林(Alexander Velez-Green)目前正擔任五角大樓高級政策官員。此一人事安排引發外界對美國軍事戰略決策被保守派主導的質疑。
根據國會助手透露,國會山的許多幕僚一眼便認出該文件深受「傳統基金會」影響,而該智庫對中國持明顯敵意,主張在經濟、教育與文化等領域與中國全面脫鉤,並在對華政策上採取極端保守立場。
《華盛頓郵報》評論指出,這份指導文件在試圖將美軍重心轉向台海的同時,也揭示出美國在全球軍事角色的定位困境:既想在太平洋展示強大存在以威懾中國,又不得不從其他地區抽調資源。這種「既要又要」的矛盾戰略,正考驗著未來美國軍事政策的可持續性與一致性。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