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不確定性、通膨憂慮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交織影響下,黃金價格近期持續上揚,屢創歷史新高。金價在上周一開盤即突破3,000美元大關,並於上周五飆升至每盎司3,086.77美元,收盤價接近高點。隨著市場對4月2日即將生效的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憂慮加劇,投資者避險需求進一步推高金價。多位分析師預測,若目前趨勢持續,黃金價格在2025年底前可能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關。
自2022年底以來,黃金價格已累計上漲近200%,顯示市場對其避險功能的高度依賴。儘管幾個月前每盎司4,000美元的預測仍被視為激進,但隨著通膨數據反覆攀升、美國聯準會延後降息的可能性提高,加上地緣政治與貿易摩擦升溫,黃金的吸引力持續增強。技術指標亦展現出明確的多頭走勢,支撐進一步上漲的可能。
根據美國財經媒體報道,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脹數據高於市場預期,增強了通膨頑固性的擔憂。這一數據不僅影響聯準會的降息步調,也加劇投資者對經濟成長放緩的預期。隨著利率預期調整,市場風險資產遭遇拋售壓力,而黃金作為抗通脹與避險資產,則吸引大量資金流入。
通脹與貿易風險推升避險需求
面對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與高通脹風險,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近期也上調了其黃金價格預測。根據本周三發布的最新報告,該行預計金價將於2025年達到每盎司3,063美元,2026年更上看3,350美元,遠高於此前分別預估的2,750美元及2,625美元。報告指出,短期內美國貿易政策走向不明,將繼續為黃金市場提供上行動能。
此外,外媒引述部分分析師觀點指出,若核心PCE通脹持續高於預期,聯準會恐進一步延後寬鬆政策啟動時間,這將對股市形成壓力,並進一步推升黃金作為保值資產的吸引力。市場觀察家甚至預測,若全球風險事件升溫或地緣政治局勢再度緊張,金價最高可能挑戰每盎司4,100美元。
全球貿易前景信心不足
與黃金市場的火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股近期表現持續走弱。標普500指數本週下挫137.14點,跌幅達2.70%,收報5,580.94點。雖然市場曾因川普政府釋出緩解與加拿大貿易緊張關係的信號及歐盟讓步而短暫回穩,但整體貿易額仍持續下降,顯示市場對全球貿易前景信心不足。
股市拋售的一大主因正是核心PCE通膨超預期,這為聯準會提供了延後降息的更多理由。隨著市場預期貨幣政策將維持較長時間的緊縮,債券殖利率上升,風險資產受到更大壓力。投資者紛紛調整投資組合,轉向黃金等避險資產以對抗潛在風險。
儘管目前營收成長仍具韌性,但消費支出放緩跡象已開始浮現。分析師警告,若高通膨環境持續,並進一步打擊民間消費與企業信心,恐將對未來數季GDP成長構成壓力。
整體而言,隨著全球經濟進入多重風險交錯階段,金價飆升不僅反映避險需求,也象徵市場對未來政策與經濟走勢的深度疑慮。若美國通膨與貿易問題持續困擾投資市場,黃金有望持續受益,並進一步挑戰更高價格區間。與此同時,股市與債市則需應對更長時間的政策壓力與成長放緩風險,投資者未來或將面臨更複雜與波動的金融環境。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