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太和學者計劃」面向世界各國邀請博物館、高等院校和學術機構的優秀學者,資助他們到故宮博物院開展研究工作。(受訪者提供圖片)
在故宮博物院迎來百年慶典(1925-2025)之際,本澳澳門城市大學中國——葡萄牙文化遺產保護科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博士後、澳門文物保護學會理事長趙強,成為首位入選故宮博物院太和學者計劃的港澳地區學者,將受邀在6月至12月前往故宮博物院進行學術訪問和交流。
據了解,故宮博物院「太和學者計劃」面向世界各國邀請博物館、高等院校和學術機構的優秀學者,資助他們到故宮博物院開展研究工作,以他們的視角來詮釋故宮承載的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太和學者計劃」自2022年8月29日實施以來,引起了國(境)外博物館、高等院校和學術機構的高度關注。已有來自英國劍橋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和美國克裡夫蘭藝術博物館、印度國家美術館及法國科學院等機構的12位學者入選。今次新入選計劃的學者共四位,除趙強外,其餘三位來自英國、義大利和馬耳他。
趙強表示,希望將更多的資源帶回澳門,助力「一基地」建設。(受訪者提供圖片)
6月起赴故宮博物院交流合作
趙強接受傳媒採訪時表示,「太和」取自紫禁城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宮殿「太和殿」,這對於太和學者來說,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鞭策。「我作為港澳地區首位入選該計劃的學者,也非常感謝故宮博物院對港澳地區學者的關注與認可。」趙強還透露,他將於今年6月至12月前往故宮博物院文物保護科技部進行學術交流和研究工作,該部門是目前中法國面積最大、功能門類最完備、科研設施最齊全、專業人員數量最多的文物科技保護機構。「希望充分借助太和學者計劃提供的平台,同其他學者開展高品質交流合作,共同傳播好故宮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趙強說,「也希望將更多的資源帶回澳門,助力『一基地』建設,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
趙強長年從事文物工作履歷豐富
趙強自1985年從事文物工作,在澳門城市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又獲澳門科技基金資助成為中國-葡萄牙文化遺產保護科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的首位博士後。現任教於澳門城市大學及澳門理工大學,研究生導師,也是澳門文物保護學會理事長。已出版專業書籍18部,近幾年發表學術論文包括A&HCI、SSCI、SCI、CSSCI期刊論文計30餘篇,研究方向為古代書畫和佛教文物鑒定、美術理論、藝術市場及文化遺產科技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