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下降是許多人在生活中常見的健康問題,無論是因年齡增長、噪音暴露還是其他原因,聽力都可能下降到影響溝通程度。針對聽力下降的對策,傳統的西醫和中醫各有不同的見解與方法。為了慶祝2025年三月世界聽力月,澳門醫療人員協會、澳門健康協會、以及澳門中醫藥學會特意合辦了一場醫學進修講座,邀請兩位港澳專家,為本地醫護介紹中西方對聽力下降的對策。
首部分由唯聽香港高級聽力學家羅務德,介紹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正改寫著如何改善聽力輔具的未來。AI機器學習,令長者在使用助聽器過程得到更佳體驗,例如作出自動調節、遠程維護等,及令聲效更優化,有助聽障者更易接受去成為日常生活一部分;而帶來的挑戰包括私隱保護、數據整合難度及完整性等。了解到AI在聽力科技的應用,有助醫護更詳盡解釋給有需要人士,這對聽力復康更普及非常重要。
接著由澳門中醫藥學會會長,石崇榮博士,主講名為「望、聞、問、切 辨虛實: 從中醫角度認 識聽力健康」講座。石博士表示,中醫 認為聽力問題 與多個臟腑及氣血運行密切相關,而聽力問題,主要是指耳鳴、耳聾(聽力損失),以及耳源性眩暈。而通過調理臟腑、疏通經絡改善聽力問題,尤其對功能性耳鳴、慢性聽力衰退有一定療效。然而聽力損失的病因複雜,建議先進行西醫診斷,再根據體質選擇中醫調理方案。日常保養重在「養腎、疏肝、調氣血」,結合飲食、穴位按摩與適度運動,可延緩聽力退化並提升生活品質。因此中西合作去對應聽力問題的話,可以發揮各自的優勢,提供更全面的治療及復康方案。最後,無論是採用何種治療方式,定期的聽力檢查和健康管理都是至關重要的。活動由丹麥唯聽贊助,在京都酒樓舉行,共120中西醫護參加。出席嘉賓包括〈排名不分先後〉:
醫療事故委員會主席彭向強醫生
澳門中醫生公會副會長 蕭冠明醫生
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劉椿華醫生
澳門醫學科學普及學會副會長 老廣淳醫生
唯聽香港聽覺及言語中心總經理 談詠詩女士
唯聽香港聽覺及言語中心高級聽力學家 羅務德先生
澳門醫療人員協會名譽會長關樹權醫生
澳門醫療人員協會副會長莊耀良醫生
澳門醫療人員協會理事長鍾耀雄醫生
澳門健康協會副主席黃浩彪先生
澳門健康協會顧問 王軼教授
澳門中醫藥學會會長 石崇榮醫生
澳門中醫藥學會副會長 鄭其昌醫生
澳門中醫藥學會副會長 李健溢醫師
澳門中醫藥學會副會長 梁漢榮醫生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