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促研「樓換樓」需求

落實經屋恆常化申請
21/02/2025
6576
收藏
分享
落實經屋恆常化申請
落實經屋恆常化申請

近日,公屋事務委員會積極探討經濟房屋置換制度的法律修訂方案,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民眾建澳聯盟副理事長陳冰冰認為,經濟房屋置換制度切實回應了社會大眾對於居住空間的需求,並呼籲政府儘快落實經濟房屋的常規申請機制,同時公佈更多相關資訊,釋除公眾疑慮。從二O一九年至二O二三年,特區政府共推出約一萬五千個經濟房屋單位。圖為新城A區A1地段公共房屋去年6月資料圖片。 (房屋局圖片)民眾建澳聯盟副理事長陳冰冰呼籲政府儘快落實經濟房屋的常規申請機制。 (受訪者提供圖片)

她指出,隨著澳門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由於家庭成員增加或生活水準提升,對居住空間有了更高的需求。然而,目前的經濟房屋政策使得部分居民難以通過合法途徑更換到更大面積住房。從二O一九年至二O二三年,經濟房屋共推出約一萬五千個單位。鑒於當前公共房屋供應趨於穩定,政府土地儲備充足,以及居民置業態度的變化,現在是討論長期房屋政策規劃的「好時機」。

籲政府廣泛收集社會意見

她建議,政府應就此情況廣泛收集社會意見,分析當中居民的普遍訴求,並應積極研究以「樓換樓」的方式解決居民實際住居需求。此外,建議透過現時已掌握的數據,分析居民對住房類型、戶型及價格的意見,為未來政策修訂及公共房屋規劃提供科學基礎。

建議當局做好風險防控管理

她續指,現時澳門正進入老齡化社會,出生率屢創新低,當中有部分青年因生活壓力而選擇不婚不孕。為提高本澳結婚及生育率,「樓換樓」可能是鼓勵結婚生育的一種手段,但其法律細則需進一步研究。同時,「樓換樓」還需要評估其可能對本澳房地產市場及金融系統造成的連鎖反應,建議當局應做好風險防控管理。

此外,現時本澳經濟房屋的申請主要採取「輪候式」,且採取不定期的開隊形式,除了令居民的住房需求時難以獲得保障,亦不利政府掌握社會需求變化數據。因此,建議特區政府儘快研究實施經濟房屋的恆常申請機制,使符合條件的居民能夠因應自身情況作出申請,更加靈活地滿足不同階層的住房需求。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