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倡統合公共交通系統

完善軟硬件配套增運輸成效
20/02/2025
1342
收藏
分享
完善軟硬件配套增運輸成效
完善軟硬件配套增運輸成效

近年來,澳門輕軌的效益逐漸提升,立法議員梁孫旭表示,目前本澳尖峰時段巴士運載力達到瓶頸,而巴士路線亦難增加,輕軌網絡的延伸有望成為新的解決方法。在「輕軌為主,巴士為輔」的方向下,建議及早研究西線建設的可行性,進一步提升輕軌的效益,並藉巴士合同於2026年到期契機,確保巴士與輕軌包括路線優化、運營時間調整、換乘便利性等方面的有效整合。隨著軌道網絡的擴大,大大增加了居民及旅客優先乘搭輕軌的意願。(資料圖片)立法議員梁孫旭倡統合公共交通系統軟硬件增運輸成效。 (資料圖片)

梁孫旭表示,在輕軌媽閣站啟用之前,2023年日均載客量約六千人次,隨著媽閣站、石排灣線、橫琴線陸續通車,2024年12月已增加到23,100人次,可見隨著軌道網絡的擴大,大大增加了居民及旅客優先乘搭輕軌的意願。但需要指出的是,根據政府的相關報告,2030年日均客流量要提升至13.7萬人次的目標,從初步分析,即使連同東線在內,要達到2030年的目標存在一定的難度。

籲增加電子支付方式

梁孫旭續指,綜觀西線涉及的內港範圍,是澳門其中一條主幹道,以及車站500米半徑範圍內覆蓋居住人口約25萬,既是傳統民生區,亦臨近著名景點,所以每逢節假日都有明顯塞車,以及出現巴士車龍。雖然交通局之前提到西線未有詳細規劃,需要進一步細化,但面對旅客不斷增加,以及本澳交通的客觀需求,促請當局盡快啟動西線工作,縮短整個輕軌網絡的建設周期,將輕軌網連成環形。值得一提的是,本澳近年旅客增加,但輕軌缺乏多樣化的電子支付方式,相信延伸輕軌網絡、優化電子支付系统,以及因應盛事活動制定一些配合方案,既能提高疏散能力,同時可以為居民和旅客帶來便捷、良好的體驗。

冀擴大「智慧巴士」應用

至於巴士方面,梁孫旭表示,特區政府積極推動「輕軌為主,巴士為輔」的公共交通系統發展。近年有關部門積極聆聽意見,並適時與巴士公司協調路線,回應居民需求。隨著巴士合同於2026年到期,建議在開展巴士合同評估及發展研究的時候,可以將軌道網絡作為骨幹的前提下,擴大「智慧巴士」的應用。參考內地、台灣地區經驗,透過大數據來區分不同巴士路線,通過整合、調整巴士線網佈局,做好市內交通銜接。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