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勝表示,IMF應提高新興市場的份額,提升話語權。(網絡圖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份額比重的失衡問題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央行再次呼籲IMF應加快份額改革進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表示,份額佔比調整對於基金組織治理、代表性和合法性至關重要,應加快改革進程;IMF此前表示,將在2025年6月之前制定出可能的方法,用以指導份額的進一步調整。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應邀出席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沙特聯合主辦的新興市場經濟體研討會,並作主旨發言。
潘功勝指出,近年來,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在貨幣政策框架、外匯儲備管理、債務結構等方面取得明顯進展,抵御外部風險能力持續增強,經濟韌性明顯提升。新興市場經濟體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全球影響力持續提升。與此同時,當前世界格局正在經歷深刻變革,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新興市場經濟體也面臨諸多挑戰,比如地緣政治和經濟碎片化風險、貿易保護主義上升、全球經濟中期增長動能不足、金融市場波動和跨境資本流動壓力以及全球公共債務風險等。
他表示,面對挑戰,新興市場經濟體應進一步提升自身韌性,繼續完善貨幣政策框架,提升匯率彈性,加強公共債務管理,強化宏觀審慎管理和金融監管。同時新興市場經濟體要堅持多邊主義,堅持合作共贏,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開展南南合作,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共同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本國和區域金融穩定。
比例嚴重失衡
潘功勝表示,中方願與基金組織繼續加強合作,共同推進全球金融治理改革。基金組織應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的支持,持續提升雙邊和多邊監督有效性,努力消除貿易、投資與供給方面的限制,推動全球治理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同時,份額佔比調整對於基金組織治理、代表性和合法性至關重要。當前份額佔比已難以反映新興市場經濟體在全球經濟中的實際地位,基金組織應加快改革進程。
迄今已有近80年歷史的IMF,一直在促進全球貨幣體系穩定、維護全球金融安全、促進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不斷變化,IMF的份額問題成為廣泛討論的焦點。
2023年12月結束的第16次份額檢查決定所有成員在現有各自份額的基礎上增加50%,使總份額達到7,157億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DR),約合9,600億美元。然而,此次增資雖然大幅提高了份額在IMF可用資源中的比重,但是由於借款將逐步退出,所以IMF的實際可用資源即救助能力並沒有明顯增加。同時,這次檢查也沒有解決IMF份額比重失衡的問題。
提高新興市場話語權
在2024年3月的博鰲亞洲論壇上,潘功勝就指出,當前的份額分配仍難以反映成員國的相對經濟地位。「為了更好地反映亞洲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的相對地位,特別是提高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和代表性,亞洲國家可推動各方盡快就新的份額公式達成共識,為實現份額佔比的調整奠定基礎。」他說。
2024年10月,IMF發布的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第50次會議主席聲明中提到,「我們認識到,為了更好反映成員國在世界經濟中的相對地位,同時保護最貧困成員國的份額比例,調整份額比例是緊迫且重要的。」聲明稱,將在2025年6月之前制定出可能的方法,用以指導份額的進一步調整,包括在第17次份額總檢查下採用一個新的份額公式。
中國人民銀行再次呼籲IMF應加快份額改革進程。圖為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部。(新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