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本月初突然停牌的譚仔國際(2217)日前終於發表公告,指其母公司東利多(Toridoll)已提出私有化建議,而每股現金作價為1.58元(港元,下同),較停牌前溢價約76%,總計私有化代價約5.56億元。
回顧資料,來自日本的東利多集團,於2017年先後收購「譚仔」及「三哥」,並重新整合成為譚仔國際,其後於2021年10月推進上市,當時招股價為每股3.33元,共集資約11.2億元,大部分用於在香港、內地及海外市場擴展分店。
從上市後業績來看,譚仔開店確實帶來增長,收入由2021財年的22.75億元,升至2024財年的27.48億元;惟單純門店擴張並未能帶來充分盈利,同期純利反而由2.03億元,降至僅1.19億元。而最後公布的2025財年中期業績亦顯示,譚仔收入按年微增1.2%至14.04億元,但純利亦大幅倒退55.8%至3,607萬元。
受疲弱業績影響,譚仔股價亦持續下滑,直至停牌前已低見0.9元,意味著上市後累計跌幅達73%。對於是次私有化,有分析指出,東多利本來已持有譚仔74%股權,或考慮到其估值偏低,而且單憑該子公司具有13億元的淨現金來看,收購後對母企靈活運用資金更為有利。
受私有化消息刺激,譚仔昨日復牌後急升63%,收報1.47元,距離私有化作價不足8%差距,反映市場大致預期交易成事機會不少;該私有化仍需交由外部股東投票通過。
譚仔獲母企東利多提出私有化,或將結束僅三年多的上市生涯。(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