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與民眾荷包息息相關,內地個人所得稅繳納情況備受關注。據內地媒體依照部分省份財政部門公開的當地2024年預算執行、2025年預算草案資料,最新整理出2024年個稅收入10強省份榜單。其中2024年以廣東個稅收入約950億元(人民幣,下同),反超上海重奪榜首。2024年以廣東個稅收入約950億元(人民幣,下同),反超上海重奪榜首。圖為廣東佛山。 (新華社資料圖片)
上海則以946億元緊隨其後拿下第二、北京繼續位列第三,之後浙江、江蘇、山東分列第四至第六。觀察到個稅收入前六名城市都來自東部發達地區,另外四川、陝西、福建和湖北個稅收入則超過百億元,分列第七位至第十位。
個稅收入六成來自居民工資
據第一財經報道指出,從內地的個稅收入結構來說,約6成來自居民工資薪金所得,剩下則主要來自財產轉讓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經營所得等。一般而言,老百姓收入越高,財富越多,相應創造個稅收入越高。
透過國家統計局公告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上海、北京、浙江、江蘇、天津、廣東、福建、山東位居全國前8位。這些省份中除了天津,其他7個省份個稅收入規模也位居前列,其中廣東是中國人口第一大省,且深圳、廣州中高收入人群較多,這也使得當地個稅收入總量與上海相近。
去年全國個稅收入下滑1.7%
從收入增速來看,跟去年全國個稅收入下滑1.7%趨勢相似,個稅收入規模前十省份2024年收入增速普遍下降,其中以山東降幅10%最大;廣東去年個稅收入略微上漲,四川個稅收入增速最高來到2.6%,也看到去年內地個稅收入普遍不及地方年初預期。
第一財經分析指,去年地方個稅收入普遍下滑主要有以下三點:首先是減稅因素。2023年8月中國提高子女教育、贍養老人、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政策翹尾減收因素影響,造成2024年個稅收入有所減少。
其次是部分省份財產轉讓所得收入不及預期,有所減少。而這與房地產市場低迷,房屋等財產轉讓收入下滑有關。最後,部分行業利潤下滑,部分企業經營困難,導致一些人收入下滑,也影響個稅收入增長。而物價低迷,也拉低以現價計算的稅收收入增速。
不過,地方普遍預計今年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居民收入預計有所增加,因此地方普遍預計2025年個稅收入有所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