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多措並舉提升道路安全

優化出行環境共建美好家園
18/02/2025
1543
收藏
分享
優化出行環境共建美好家園
優化出行環境共建美好家園

近期涉及行人違規過馬路,或行人班馬線遭撞倒等交通事故頻發。中區社諮委委員、婦聯總會理事關艷娟認為,本澳城市空間有限,面對居民、外僱、旅客,以至車輛數字都持續上升,如何平衡駕駛者與行人的出行便利性,打造更安全的出行環境,值得關注。建議政府從加強社會交通安全意識,系統化審視各區過路設施安全性,以及優化法律等方面共同著手,優化出行環境,共建美好家園。去年警方檢控行人違法過路7,400多宗,按年大增五成八。 (治安警圖片)中區社諮委委員、婦聯總會理事關艷娟建議政府加強社會交通安全意識,系統化審視各區過路設施安全性,提升道路安全。(婦聯官網圖片)

關艷娟指,去年警方檢控行人違法過路7,400多宗,按年大增五成八;駕駛者在行人橫道上不讓先也大增三成二,反映社會整體道路安全意識仍有提升空間。她認為,無論是行人或駕駛者,旅客還是居民,違反交通規則大體原因都是因貪圖快捷方便、缺乏互相禮讓意識或對交通法規的不理解所致。

冀政府續推進交通安全宣教

她建議政府持續從推進交通安全宣教、法律優化著手。包括在公共交通樞紐點、候車亭、口岸及社交媒體等,向居民、旅客及外僱發佈多形式、多語言倡導守法禮讓的交通安全影片及圖文包;加快完成《道路交通法》修訂工作,按近年檢控數字增長情況,提高常見違規類型的處罰金額,加強阻嚇性,多措並舉提升居民及旅客交通安全意識。

此外,近期發生數宗行人於斑馬線上遭撞倒的交通意外,除因車輛不讓先外,部分與過路設施設計有關。關艷娟認為,當局應繼續檢視各區過路設施設計,包括考慮於事故高發路段,增設警示牌、警示燈或警示聲響,以及參考外地在路面上塗鋪來車方向提示等;也要提高斑馬線的可視性,系統性優化路口、斑馬線等位置,平衡駕駛者及行人的路權分配。

籲大型節日設行人專區

她續指,現時部分舊區、旅遊區的行人路及馬路十分狹窄,既影響居民旅客出行體驗,也易構成交通安全隱患。她認為,政府可與有關區域周邊居民、商戶及社團協調,共同研究是否能在大型節假日期間,在午間至黃昏時段設置限時的行人專用區,在滿足周邊商戶上落貨及居民上下班需要的同時,為社區創造良好的步行環境與旅遊體驗。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