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快大家又過了一個農曆年了,今年澳門在長假期的吸了最高峰一天二十一萬入境旅客連續多天,真的追回疫情前的旅客入境數字了。 大年初一至初七,每天都有很好的賀年節慶盛事,澳門過年真的很有氣氛。 大部份來澳客人都很有感受。 由大年初一的舞金龍,初三的花車巡遊,煙花表演,各個綜合企業都人頭滿滿,酒店全爆,旅遊區實施人流阜管制,發財巴迫爆了。 澳門真是一個世旅中心,旅客十分愛澳門。
另一方面旅客數字十分亮麗了,但在零售業購買力方面相對就沒有太大的喜訊,大家都知道人民幣匯率兌換澳門幣下跌,網購影響,澳門與內地的產品差異化,東南亞地區匯率等等因數都是影響著來澳旅客的購買力。 所以由春節假期後至五一黃金周這段時間可能會影響本澳零售業,再加上內地推出購買電子產品的國家補貼15%的真接影響。 很可能令衣履鞋襪等,時裝,手錶,電子產品等都會有相對的影響。 零售業對底能有什麼對策來應對?? 我在零售商會的媒體群都有問到會員,但大部份都說要錢不要貨了,快點把現有的貨打折出售,不想太多存貨積壓。 這個現像真的對行業老闆現在沒有對策 ! 還有零售商對前影不太樂觀,可能會縮減成本盡量關閉生意不好的店。 新貨可能也不會入貨太多了。 很多商家都在計算資金及支出能支撐多久,所以經濟下行的情況不單只是澳門,鄰近地區也有相同情況,所以這個是一個長遠的問題。
政府不停在研究支持中小企方案,很多聲音都說派消費劵推動本土消費,消費抽獎能推動到消費,但可能對大金額的消費未到位,現金分享等等都是為民政策。 到底那一個才可以推動經濟。 零售商也要在長遠方向為自己著想多一點的應對方向吧!
澳門會展產業聯合商會會長 盧宏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