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於2月11日(上周四)率領130 多位來自貴州省的中小學生及教師到澳門科學館進行研學活動,同時為「兼容並蓄,博物致知」澳門冬令營活動舉行開營儀式。研學團眾師生在天文館體驗數碼球幕放映系統的視聽效果。(相關機構圖片)
同學在數據科學廳嘗試駭客改號體驗。 (相關機構圖片)
在開營儀式上,邵漢彬館長首先向從貴州遠道而來的師生表示熱烈歡迎。他介紹了澳門科學館的建築設計特色及多項榮譽,並寄語同學們盡情享受在館內探索的過程,多動手體驗各種互動展品,感受科學的魅力,透過研學參觀和交流拓寬視野,了解澳門教育及文化特色,加深對澳門的認識,留下美好的回憶。
眾師生參觀館內展區
貴州省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眾人在澳門科學館展開研學行程,嘉賓們先到北斗衛星系統科普國際實驗室,了解科學館獲獨家授權開辦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科普實驗課程特色。接著,他們繼續前往觀景亭欣賞澳門科學館四周的景色,還參觀了「星耀中國 科創未來」系列展覽、多個主題展廳及網絡實驗室。最後,嘉賓與師生齊聚天文館,體驗先進的數碼球幕放映系統及「數字天空暗物質」系統的強大功能與優質視聽效果。
同學們高度評價展覽質素同學在中國科學家精神展廳欣賞科學家蠟像。 (相關機構圖片)
貴陽市第三中學書記陳婕對澳門科學館完善的設備、豐富的科普教育資源、互動性強且鼓勵訪客親身體驗的展覽給予高度評價。她認為館內充滿活力與生命力,展覽主題緊貼時代脈搏,能夠有效地向訪客展現過去、現代與未來科技,處處體現科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是她參訪過最好的科技館之一。期望日後能夠利用貴州豐富的自然歷史資源,與該館開展進一步合作。
參與是次活動的小學生張昕妍表示,她最喜歡在天文館觀看立體球幕電影,影片的畫質非常清晰和逼真,讓她了解到宇宙的廣袤和太陽系各個行星的知識。現正就讀初二的張城華同學則對「星耀中國 科創未來」系列展覽內展示的超導量子計算機印象深刻。他期望日後能成為資訊科技工程師,並從事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