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經濟發展形勢正急速變化,而科研、創新已經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關鍵詞。面對大趨勢,國家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正積極推進人工智能、先進制造、新能源、生物醫藥與低空經濟中發展。面對經濟新形勢,澳門也必須要緊貼時代發展步伐。
然而,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確實需要因地制宜。正如一些學者所言,發展新質生產力對各地是普遍的要求,不存在先發和後發之別、先行和後行之別,不同地區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能力會有差別。事實上,不同地區根據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還需要有顛覆性科技、強大的新技術轉化能力、堅實的產業基礎等。
與此同時,要做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當中還要關注新質生產力創新資源稟賦差別的問題,正因為每個地區的創新資源稟賦要素不一樣,只有堅持本地的創新資源稟賦要素,發揮自身創新優勢,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澳門正積極推動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必由之路。所以,澳門必需要堅持因地制宜原則,才能更好走出自身的特色之路,讓澳門走在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前沿。
全面整合澳門科研資源
由於涉及到新質生產力行業發展相當多,政府未來需要疏理整合各項創新科研資源,發掘澳門創新科研資源的優勢所在,從而制定具體的發展目標和方向,有針對性地發展一至兩個有潛力的創新科技發展方向,率先實現產業化。
助力科研成果落地轉化
推動創新科技發展,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讓科研成果實現轉化,為此,建議政府一方面投入更多資源,助力有潛力的科研成果能夠進入市場,另一方面,建議政府建立科研成果轉化資料庫,以便更好統計科研成果轉化率。
善用人才引進制度引進高質量
建議政府未來善用人才引進制度,加大力度引進國際性的創新科技人才,並建立專門的創新科技人才資料庫,為澳門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儲備更多的人才,同時也可藉著國際性人才的到來帶動本地人才的培養。
澳門經濟民生聯盟理事 林皓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