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倡盤活社區商場

促消費推動社區經濟發展
12/02/2025
6619
收藏
分享
促消費推動社區經濟發展
促消費推動社區經濟發展

立法會議員施家倫表示,本澳正持續推進六大片區活化工作,為澳門引入不同娛樂項目和營造「打卡」點,惟由於商業元素較為單一,尚缺乏足夠的吸引力讓旅客延長逗留時間和消費,在相關規劃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間。其中,社區商場作為社區經濟活動的重要載體,其業態的活力尤為關鍵,既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和投資者,帶動周邊商業活動,也能為社區創造更多的經濟收益。意見指,本澳近年有部分社區商場經活化後重新開業,惟整體人流和消費氛圍仍有待提升。 (民建聯官網圖片)立法會議員施家倫促請當局盤活社區商場提升競爭力,提振消費推動社區經濟發展。(資料圖片)

施家倫指出,然而本澳部分社區商場由於長期缺乏維修保養、業權分散、商業定位模糊、未能適應消費者需求變化、管理不善等,導致長年處於閒置和荒廢狀態,例如北區的八達新村商場、荷蘭園商業中心等,即使位處民生區和旅遊區的「黃金地段」,卻一直未能充分發揮其地理優勢,造成商業資源和空間上的浪費。而即使近年有部分社區商場經活化後重新開業,例如賈梅士商業中心、國華戲院商場等,惟整體人流和消費氛圍仍有待提升。

系統制定活化社區商場規劃

施家倫期望當局能加大重視社區商場的盤活發展,一方面全面分析活化社區商場的難點,系統性制定活化本澳社區商場的規劃,在政策配套上創造更多誘因,以此吸引更多業權人參與商場的活化工作。

招商引資引入多樣化業態

另一方面,加大力度輔助社區商場注入具備競爭力的商業元素,例如根據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偏好,藉由招商引資引入多樣化的業態,如國內外知名的餐飲、娛樂、零售等,形成鮮明且具有特色的商圈品牌,叠加現行的片區活化工作,以「商場帶動人流、人流帶動片區」,充分發揮商場對社區經濟的支撐作用,滿足企業投資興業、中小企經營需求,全面為社區經濟帶來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消費元素。

為此,施家倫提出書面質詢,關注當局會否系統性制定活化本澳社區商場的規劃,會否從政策配套上創造誘因,以吸引更多業權人開展活化工作。

此外,針對目前本澳不少社區商場由於商業元素較單薄,往往出現人流稀少、旅客「過門不入」的現象。施家倫關注當局會否研究以建立具有特色的社區商圈品牌為目標,叠加片區活化計劃,從而提升本澳社區商場的形象和競爭力,藉此帶動社區經濟發展。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