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結構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隨著本澳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少涉及人口政策的挑戰需加以重視。立法會議員施家倫表示,鑑於老年人口撫養比率的持續上升,預料將涉及更多公共服務開支,目前社服開支依然較依賴博彩稅,促請當局評估因此衍生的社會開支,並制定具體措施來確保社會開支的可持續性。立法會議員施家倫促請當局制定新一輪人口政策,深入評估經濟轉型所導致的勞動人口需求轉變。 (資料圖片)
施家倫又指,鑑於《澳門人口政策研究報告》已發表十年,期間本澳的社會、經濟環境及人口結構均發生了顯著變化。在澳門與內地融合發展、人才引進制度以及土地擴張的背景下,建議當局評估城市人口與勞動力比例,確保人口基數規模能夠滿足現有多元化產業發展及橫琴建設需求。
生育率下降及人口老齡化
施家倫表示,隨著本澳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口老化趨勢、出生率下降等人口結構變化中的突出問題日益明顯。同時,在產業發展與區域融合層面,對人口規模以及各類專業人才的需求增加,人口政策研究的重要性愈發突出。在人口老化方面,2023年本澳老齡化人口(65歲及以上)占比上升0.7個百分點至14.0%,老年人口數目首度超越少年兒童人口。根據統計暨普查局澳門人口預測 2022-2041,由 2021 年的每 100名成年人撫養16.6名老年人升至2041年的每100名成年人對應30.5名老年人,而澳門的出生率屢創新低。從長遠來看,本澳老年人口撫養比率的持續上升,預料將涉及更多養老金、醫療保健、社會福利以及與長者相關的公共服務開支。目前社服開支依然較依賴博彩稅,將對本澳的社會、經濟、勞動力市場及公共服務體系構成重大挑戰。
另一方面,《澳門人口政策研究報告》自2015年發表以來,已全面深入地檢視了本澳人口狀況、政策背景、人口規律以及各地人口相關政策經驗,並提出了較為全面的配套政策建議。然而,時隔十年,澳門的社會經濟環境、土地面積以及勞動力市場已發生顯著變化,該報告已無法滿足當前的實際需求。
產業多元需相關人口政策配合
在經濟產業發展方面,本澳正積極推進「 1+4 」適度多元產業,對人力資源配置提出更高要求,需要相關人口政策的配合,以更好地適應長遠的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帶來的挑戰。此外,隨著國家發展戰略的推進,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中被賦予重要的功能定位,土地面積和發展規模逐步拓展,人口轉移情況也逐漸顯現。
在此背景下,勞動力與社會發展的適配性問題變得尤為關鍵,需要當局制定新一輪人口政策,深入評估經濟轉型所導致的勞動人口需求轉變,審視當前人口規模能否滿足產業發展乃至城市整體發展的需求,並加強對勞動市場和人才引進的分析研究,提升勞動市場的適應性,使人口政策能夠緊跟社會發展變化的步伐,更好地契合澳門長遠的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