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黃金價格近日再創新高,一股買金熱潮在社交網絡平台悄然升溫。有本澳居民在小紅書分享,早前領取消費券後全部用來購買金粒,聲稱可以節省三分一花銷;亦有內地網民在小紅書發布教程,教導如何領取內地消費券後來澳購買金粒,作投資保值用途。但有本澳經濟學者提醒,市民若想持實體黃金避險,變現回收問題必須要留意,因為本澳回收黃金的企業承受能力有限,而在內地沽出一定數量的黃金需要繳稅。他又預計金價或會持續攀升。受經濟大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有學者預計金價或會持續攀升。 (林嘉欣攝)
黃金一直被譽為避險資產,本澳有不少市民也喜愛購買黃金產品,例如在去(2024)年舉行的「全城消費大獎賞」活動期間,當時有多間金店推出優惠活動,吸引不少市民購買黃金產品。
有本澳市民在社交平台上發表帖子表示,每周均會消費以獲得消費券,經過數月的累積,終於購入一款三錢的金粒,約8,000多澳門元,其中三分之一是政府的錢,自己只需要花費5,000多便能擁有,非常划算。亦有內地網民在小紅書發布教程,教導如何領取內地消費券後來澳購買金粒,作投資保值用途,又聲稱在澳門買到人民幣511元一克的金粒,比內地便宜兩成以上。
對於市民遊客熱衷在澳門購買黃金產品,澳門區域經濟研究會監事黃旭華表示,主要是因為現在周圍環境不景氣導致。以前市民一有錢就會做定期、投資房地產,「但問題喺宜家個環境喺無人買樓,購買物業成本高,又想要穩陣,係傳統價值上又可以保值變現的就會考慮黃金」,多重因素組成現時的局面。他直言,黃金價格高企,簡單理解就是市況不是太好,金價只要在高位出現,傳統上避險情緒一定是升溫,否則不會無緣無故購買黃金。
至於金價會否繼續上升,黃旭華稱,其實不出奇,又舉例指出,早前中國在AI人工智能上有新的突破,投資者發現美國AI並非唯一,而美國的人工智能市值高,是否需要重新定價,投資者將有很多思考,「可能會霖唔買人工智能住,先買一些避險資產買黃金,幾樣嘢加埋同步將金價推升,喺呢個情況下,金價再上也不是不可能的」。
金價飛漲對港澳黃金市場衝擊大
另外,金價一路高歌猛進,對於港澳黃金市場來說並非好事。黃旭華指出,目前市面整個黃金產業鏈上游和下游生態十分不同,下游例如金店,出售飾金的店舖,他們是購買原材料回來加工,可能賺取手工費出售貨物,在金價不斷升高時,對於飾金的需求減少,因為價格昂貴,「宜家金價真喺特別高,如果買飾金,整個門檻、成本都會高」。而港澳黃金市場不是做傳統金條買賣類產業,多以飾金,中端的金店為主,算是黃金產業鏈的下游端,故金價上升對於他們來說是衝擊,形容相關影響是非常直接的。
持黃金實體需考慮變現問題有網民分享利用消費券以優惠價格在本澳購買金粒的經歷,聲稱可以投資保值。 (互聯網圖片)
另一方面,現時不少內地市民也會選擇到銀行購買金條,與黃金首飾相比,投資類的金條有變現能力好的好處,在金價高的時候更受投資者歡迎。黃旭華表示,現時內地銀行與澳門銀行均有金條出售,不過內地銀行有金條回收業務,而澳門則沒有。故黃金買賣還涉及私人企業,回收的時候是私人企業購買,「私人企業同你收,坦白講佢哋資金都有限,如果數量多都無可能收晒,即使賣俾銀行,承接力也是有限」。澳門市民如果持有實體黃金買賣,這一點是必須要留意的,「你可以揸,但唔可以太多,個個都持有的時候,到最後霖住賣俾邊個?」除此之外,大家還要考慮稅項問題,他表示,在內地黃金交易也有稅項問題,這是正常的,當沽出一定數量的黃金時需要繳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