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品牌Panasonic成歷史?

松下將重組並有意出售電視業務
06/02/2025
5673
收藏
分享
松下將重組並有意出售電視業務
松下將重組並有意出售電視業務

松下將解散其家電子公司松下電器(Panasonic)和其他利潤較低的部,積極向AI數據中心等高利潤領域轉型。(新華社圖片)

日本知名品牌松下控股公司日前宣佈,預計在2025財年結束前,解散其家電子公司松下電器(Panasonic)和其他利潤較低的部門,積極向AI數據中心等高利潤領域轉型。松下進行這次經營改革的目標是,將營業利潤從2024財年計劃的3,000億日圓(約157.7億澳門幣)提高到2028財年的7,500億日圓(約394.4億澳門幣)或更多。擁有百年歷史的企業名稱「Panasonic」是否會被保留,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日本電器巨頭松下控股宣佈啟動新一輪重大管理改革,將解散其家電子公司松下電器(Panasonic),並重組為三家獨立的公司。家電業務將重組為「智慧生活」,照明業務將改組為「電氣工程」,而空調部門也將成立新的公司來運營。這些新事業公司目前僅為暫定名稱,至於「Panasonic」品牌是否會延續,管理層仍在考慮之中。

松下控股CEO楠見雄規表示,電視、廚房電器、工業設備和機電一體化等業務業績不佳,利潤率低且增長前景不明,計劃進行出售。目前公司管理層還在研究除了出售外的其他可能性。

松下電視市場份額大幅萎縮

松下電器(Panasonic)創立於1918年,松下電視曾是該品牌的搖錢樹,在2007年銷售額一度達到1萬億日圓(約511億港元),但在2010年後開始走向虧損,現在已逐漸退出第一陣營。據Omdia的資料,2023年全球電視銷量前十分別是三星、TCL、海信、LG、小米、創維、索尼、VIZIO、海爾和飛利浦。

近年,基於中國產業鏈優勢,中國彩電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不斷提高,一些老牌的彩電企業份額被不斷蠶食。日前,奧維睿沃發佈了《全球TV品牌出貨月度資料包告》顯示:2024年度海信系電視的出貨量同比增長11.9%,出貨量份額為14.06%,從2022年至2024年,海信系電視的出貨量份額連續3年位居全球前二。

中國品牌佔日本電視市場半壁江山

在日本本土市場,日系的品牌表現也同樣不佳。根據日本市場研究公司的資料,在日本去年的平板電視銷量中,中國品牌佔據一半以上份額,這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一次。松下在日本的份額8.8%,位列第六。

松下進行這次經營改革的目標是,將營業利潤從2024財年計劃的3,000億日圓(約157.7億澳門幣)提高到2028財年的7,500億日圓(約394.4億澳門幣)或更多。楠見雄規表示,公司接下來將集中力量向AI數據中心等高利潤領域轉型。

花旗銀行分析師Kota Ezawa認為,松下大幅裁員並出售多項業務是一次大規模手術,意味著該公司管理層已經做好充分準備。

未下定決心出售電視業務

不過,松下還未就電視機業務做出任何決定。松下在官方聲明中表示,關於包括電視業務在內的存在問題的業務,為實現根本性的收益結構變革,正將所有可能性納入考量範圍進行研討。不過,截至目前,包括出售或退出等相關事宜,均未作出任何決定。

儘管市場對松下此次重組轉型持相對樂觀的態度,松下本身仍面臨不少的挑戰。

相較於中美來說,日本本土AI理論研究薄弱、大模型開發落後、AI頭部企業稀缺,導致產業整體發展遲緩。

為加速日本AI發展,日本軟銀集團創辦人孫正義3日宣佈,已與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達成協議,雙方各擁有50%股權,在日本成立合資公司「SB OpenAI Japan」,向企業客戶提供AI服務。報道稱,軟銀將每年向OpenAI支付30億美元,以供集團以及旗下子公司使用相關技術。

孫正義此前曾多次表示,日本錯過了網絡時代最初發展浪潮,因此「日本不能再浪費30年」。他認為,日本企業沒有及時採用AI技術,拒絕使用AI的人,「最終會像金魚一樣,無法處理語言等訊息」。

松下宣佈預計在2025財年結束前,解散其家電子公司松下電器,百年品牌Panasonic或成歷史。(互聯網圖片)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