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一輪貿易戰揭開序幕,雙方分別互徵關稅,但市場反應似乎較預期來得樂觀,港股不跌反升,恒指收報20,789點,升幅達2.8%。近期國產AI成功崛起,令市場對中國科技產業發展信心大增,亦連帶處於行業核心的半導體板塊更受看好,而龍頭中芯國際(0981)股價更進一步破頂,見上市多年新高。中芯收報45.45港元,升8.5%。國產AI成功崛起,作為國產芯片之首的中芯國際亦被寄予厚望。 (網絡圖片)中芯近期股價持續破頂,見上市二十多年以來新高。(資料來源: 谷歌財經)
中芯國際昨日繼續領跑大市,而今年開市雖然僅得一個月,但該股累計升幅已超過四成,股價亦再創上市二十多年來的新高。
其餘半導體股份亦全線走高,同為晶圓代工的華虹(1347)升幅達12.7%;從事晶片設計的上海復旦(1385)及華大科技(0085)則分別升13.1%及8%;主營集成電路晶片的晶門(2878)則升16.7%;至於從事功率晶片設計的半新股英諾寶科(2577),亦有3.8%升幅。
市場憧憬國產AI帶動國產芯片
中資半導體股份突然強勢,綜合消息面所見主要來自於兩大因素。首先,由於特朗普掀起貿易戰,市場憂慮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將被打亂,而有報道指出,台積電(TSM.US)已考慮到有關情況,計劃於明年再次對先進製程加價;預期由行業龍頭所帶起的漲價效應,或會帶動行業整體出貨價格提升。
另外,由於內地AI公司DeepSeek崛起,市場憧憬國產芯片同樣有能力後來居上,而國產AI全面發展,亦令到國產芯片替代進一步成為大勢所趨,這亦意味著本土科技公司,或將更傾向於採用內地半導體廠商,從而推動該些公司業績表現。
偏高估值 雖留意潛在風險因素
高盛報告表示,預計中國半導體行業需求長期增長,加上地緣政治風險令內地本土需求不斷增加,將推動中芯呈現逐步上升趨勢。該行提到,從內地去年第四季行業數據反映,半導體周期已出現復蘇;惟該行亦指,中芯作為內地龍頭,雖然比規模較小的同業更具彈性,惟仍需要關注行業定價問題。此外,行業競爭加劇及地緣風險,仍可能對中芯估值帶來打擊。
對於即將公布的季度業績,高盛預計,中芯去年第四季收入將按年升1%至22億元;而毛利率約為18.5%,按年提升2.1個百分點,按季則回落2個百分點,大致與管理層預估一致。該行認為,雖然需求復蘇並不全面,但預計今年行業庫存亦將趨於正常化水平。予「中性」評級,目標價38港元,相當於預測市盈率3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