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現正籌備下一輪促進社區經濟發展的計劃,相關內容適時向社會公佈。民众建澳聯盟理事長、立法會議員李良汪建議,當局在籌備下一階段計劃時,除了以項目量化成效作為考慮,更應以民眾實際體驗的角度出發,推出能惠及更大範圍民眾的措施,在推動民眾留澳消費、促進本地經濟的同時,減輕生活壓力,以增加民眾對政府施政的信心與認同。 特區政府曾推出電子消費優惠等支援措施,對促進消費擴大內需、推動本澳居民留澳消費、紓緩民眾生活壓力等方面起到一定成效。 (資料圖片)李良汪建議當局考慮推出新一輪「消費卡」等, 促進居民留澳消費的同時,活躍本澳消費力、振興中小微企經營。 (資料圖片)
李良汪指出,現時的消費獎賞計劃,以「先消費,抽取現金券,再進行消費」的方式,從經濟效益上計算,活動的拉動成效大,但由於民眾必須自費全額支付,才能獲得抽獎機會,對於一般基層民眾而言,活動為其帶來的獲得感及幸福感並不明顯。
消費卡獲得感更大
事實上,除上述活動,特區政府近年先後於二O二O年至二O二二年疫情期間,推出兩輪「消費補貼計劃」、「電子消費優惠計劃」、「第三輪抗疫電子消費優惠計劃」,以及「生活補貼計劃」,向市場投入款項,亦為促進消費擴大內需、推動本澳居民留澳消費、紓緩民眾生活壓力等方面起到一定成效。「制定政策嘅時候,除了效益,也要從居民角度出發,有啲政策效益可能未必即時顯現,例如消費卡拉動二次消費效應可能無獎賞計劃嘅效果咁大,但對於基層民眾嚟講,政府投放資源減輕咗佢地負擔,佢哋會感受到,獲得感、幸福感會更大。」
綜合考量優惠方案
他指出,致力實現法治澳門、活力澳門、文化澳門與幸福澳門,是新一屆政府施政的四大願景。要提升澳門的幸福指數,民眾的生活感受、對施政的認同度、對社會發展的信心等方面都是重要因素,但往往難以一概以數值量化計算。建議當局在制定經濟措施的過程中,除了以效益角度衡量,應從民眾的實際體驗、受惠程度等因素綜合考量,尤其本澳社會現時還處於經濟復甦階段,當局有必要思考如何進一步優化各項促進經濟措施的內涵,增加不同的優惠方案,包括推出新一輪「消費卡」等,促進居民留澳消費的同時,讓不同的群體均能受惠,活躍本澳消費力、振興中小微企經營、紓緩家庭經濟壓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