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崛起,連歐美也要靠加關稅抗衡。不過,有內媒指出,內地「造車新勢力」(大股東非傳統車企)自2014年開始,在政府補貼下快速發展十年,雖然巔峰期曾有超過60家新能源車企,但隨著市場激烈競,多數車企被淘汰倒閉,留下超過千億人民幣的爛尾融資。2014年是中國造車新勢力元年,蔚來、小鵬、奇點等車企都在這一年創立。(新華社資料圖片)
內地《第一財經》報道,2014年,隨著特斯拉首批Model S在中國市場開啟交付,內地迎來了「造車新勢力」元年,蔚來、小鵬、奇點、合眾(哪吒)等車企都在這一年創立,許多傳統車企高管紛紛下場創業,其中出自大華集團的朱江明在翌年創辦了零跑汽車。到2019年,已有逾60家造車新勢力的車企,註冊公司但無車製造出來的公司更高達400家。
這場創業潮推動中國汽車產業變革,外資壟斷的產業格局被打破,寧德時代與比亞迪相繼成為各自領域的全球性霸主。然而,造車新勢力留下的大規模爛尾融資值得警惕。
據不完全統計,過去十中國有23家造車新勢力已經建成和規劃產能共達到1,355萬輛,規劃產能投資達到6,853億元(人民幣,下同)。目前有16家車企已宣告破產或沒有銷量,合計規劃產能達到1,030萬輛,規劃總投資6,065.8億元;預估已落地產能389萬輛,累計融資額1,070億元。
地方補貼困難車企被指打亂競爭目前存活下來的「造車新勢力」車企僅剩八家。(新華社資料圖片)
報道指,由於汽車產業鏈長,對地方經濟帶動作用大,造車投資熱潮背後不乏地方政府的推動。為了引進汽車項目,各地方政府往往出資、出土地,給予免費工廠以及稅收補貼。在車企遭遇經營困難時,地方政府還會施以援手,給予消費補貼或幫扶資金,但被一些車企高管認為是打亂市場競爭秩序。
隨著大部分造車新勢力破產、倒閉,地方的投資難以收回本金。2019年後,絕大多數造車新勢力已退出市場,只剩下八家:理想、零跑、蔚來、小鵬、小米、哪吒、極石、合創。其中極石、合創的單月銷量還不到50輛;曾是造車新勢力銷量冠軍的挪吒汽車,亦面臨裁員降薪、被供應商起訴等經營問題。
與此同時,頭部車企仍在加速擴張,如蔚來和零跑皆計劃擴建工廠,小鵬兩間工廠年產能達20萬至30萬輛,小米規劃分兩期建造工廠,年產能各15萬輛。不過,隨著競爭持續加劇,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與蔚來CEO李斌均預測,未來中國存活車企僅五家左右;小鵬汽車何小鵬稱僅剩七家;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則認為,未來全球僅剩特斯拉及九家中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