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社諮委、婦聯政策研究室主任葉詠康表示,本澳存在部分社區商場長年處於荒廢或半荒廢狀態,例如北區的八達新村商場、龍園商場等,雖然在熱鬧的民生區域,但卻因業權、管理或維修等不同原因而未能有效利用,只有少數商戶經營或作倉庫之用,更不時衍生環境衛生甚至安全穩患,同時對於居住人口密度極高的北區而言,也是空間上的浪費。包括政府、社會、業主及居民在內的持份者,不妨共同思考在舊區活化或都市更新過程中,是否可研究將這些社區商場活化,讓它們重新煥發新機。一方面能以低廉租金滿足創業、中小企經營之用,亦能滿足各種民生需求,甚或打造成特色商圈,成為促進北區經濟與旅遊發展的契機。
對此,他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是從法律或配套上創造誘因,例如從簡化商場維修申請及審批的行政程序、同意維修業權百份比等方式,鼓勵業權人開展活化;並可研究協調都更公司、大型企業參與活化改造工作。
二是為平衡私人與公共利益,在提供誘因及支援的同時,可要求有關商場活化後預留一定空間作政府或社企設施之用,既增加商場的複合利用,亦滿足各種民生與經濟發展需求。
三是過往有部分原已荒廢的社區商場完成活化,例如運順商場、賈梅士商場等,但過程十分漫長,當局應透過檢視相關案例經驗,分析活化難點,為相關修訂法律及配套提供參考。
北區社諮委、婦聯政策研究室主任葉詠康建議當局研究社區商場活化。圖為重新裝修後的沙梨頭美食廣場。(新聞局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