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節最令人擔心的禽流感病毒前日再度入侵本澳,而且首次有本澳居民不幸「中招」,出現澳門首宗人類感染H7N9禽流感個案。不幸中的大幸是當局反應迅速,禽流感應變機制順利啟動,既阻止染病活禽流入市面,又及時將感染人士及相關接觸者隔離治療,使禽流感病毒在本澳爆發的風險降至最低,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當局應盡快就「冰鮮禽取代活禽」方案,與社會各界達成共識,落實「人禽分隔」政策,堵截人們接觸活禽引發傳染病的途徑,確保公共衛生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
冰鮮禽取代活禽,根據其他國家和地區在防範禽流感的經驗看來是絕對有效,但此舉必然造成飲食習慣和行業經營上的改變,要居民和業界接受並非易事,但畢竟「人命關天」,防範禽流感疫情涉及全澳居民切身安全,政府、社會都應持開放態度,共同討論尋求共識。
當局接下來應加強宣傳推廣公共衛生,公布更多有說服力的數據,解釋禽流感不斷變種的高度危險性,以及「人禽分隔」政策如何有效降低禽流感爆發風險。同時,政府應有預案和後備預案,切實有效地「安頓」好業界,避免他們面對生計受損而引發反彈。
從公共衛生及食品安全角度而言,隔三差五便出現病毒入侵,次次「屠殺」大批活禽、連續多日停售、全澳街市大規模清潔消毒、發放補助津貼等,對政府、業者和社會三方都是折磨,稍有不慎,讓禽流感病毒在社區傳播,後果不堪設想。就算政府現階段難以一步到位全面實施「冰鮮禽取代活禽」方案,亦要做好協調、監管、檢驗檢疫,以高透明度向社會解畫博得市民信任。家禽業者亦有義務做好防疫工作,在運輸、屠宰、街市售賣過程嚴格遵守衛生守則,徹底執行當局相關防疫規定。
禽流感近年不時肆虐,對人們生命、衛生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基於公共衛生安全和市民健康著想,推行「冰鮮禽取代活禽」雖然阻力不少,卻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