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有傳媒報道本澳各個公共停車場使用不同的無感支付平台,「各自為政」下,導致使用不便甚至混亂一事,交通事務局昨(12)日發出新聞稿回應稱,將持續有序增加公共停車場無感支付功能,並完善及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交通局又透露,轄下62個公共停車場將在12月前實現MPark無感支付全覆蓋。
交通事務局指出,目前,部份具無感支付功能的公共停車場會透過車牌識別系統,自動識別進場車輛是否具有與該停車場匹配的無感支付工具,如沒有匹配之工具,則會提示駕駛者選用其他支付方式,如澳門通卡、 Mpay、銀聯閃付卡或現金(時鐘票)等,進出停車場。
爭取12月實現無感支付全覆蓋交通局透露,轄下62個公共停車場將在12月前實現MPark無感支付全覆蓋。 (資料圖片)
在公共停車場安裝Mpark無感支付進度方面,截至2024年9月12日,交通事務局轄下62個公共停車場中,25個公共停車場已至少具備Mpark無感支付功能,預計至2024年10月1日前會增加至38個,其餘的則爭取在2024年12月1日前完成。
據統計, 全澳有66個公共停車場,當中有62個屬交通事務局管轄,有四個屬市政署管轄。截至今年6月底,交通事務局轄下具無感支付的公共停車場增加至55個,佔整體的88%。
駕駛者冀整合停車場支付方式
有媒體日前報道指,目前公共停車場有不同的支付方式,除現金和拍卡支付外,亦有多種手機二維碼支付及無感支付方式。支付方式多元似方便駕駛者,但實際上卻有不少駕駛者反映停車場支付方式太多,尤其是不同停車場的管理公司不一樣,所提供的無感支付方式亦不一,感覺混亂。
有駕駛者指出,不同停車場使用不同的無感支付平台,但平台之間並不互通,十分混亂,有時到達停車場後才知悉車輛無法使用無感支付離場,希望當局整合各平台。亦有駕駛者反映,使用無感支付「時得時唔得」,有時離開時對不上車牌,然後需要到管理處要求工作人員更改,浪費時間且影響使用體驗;
交通事務局在新聞稿中強調,會持續有序增加公共停車場無感支付功能,並完善及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