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新增貸款約2,600億元,來到近15 年新低。(美聯社圖片)
中國人民銀行13日公布,今年7月新增貸款約2,600億元(人民幣,下同),來到近15年新低,遠遜於外界預期的4,500億元,另外,7月社融規模增量為人民幣7,700億元,同樣亦遠低於預期。
據人行官網消息,人行前晚公告「2024年7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前七個月新增貸款13.53萬億元,相較前六個月的13.27萬億元。據此計算,7月新增貸款僅2,600億元,為2009年10月來新低,遠低於預期的4,500億元,較6月的2.1萬億元大幅下滑。
人行表示,7月廣義貨幣(M2)餘額303.3萬億元,年增6.3%。狹義貨幣(M1)餘額63.2萬億元,年減6.6%。流通中貨幣(M0)餘額11.88萬億元,年增12%。前七月淨投放現金5,396億元。
首七月社融減少3.2萬億元
人行並發布2024年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報告、以及2024年7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報告。依據增量統計報告,初步統計,今年前七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18.87萬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22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貸款增加12.38萬億元,年比少增加3.27萬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970億元,年減388億元;委託貸款減少573億元,年減1,324億元;信託貸款增加3,072億元,年減2,615億元。
2005年7月以來首次
依據存量統計報告,初步統計,2024年7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95.72萬億元,年增8.2%。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貸款餘額為247.85萬億元,年增8.3%;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餘額為1.57萬億元,年減14.1%。
對比6月數據,6月份對實體經濟發放的貸款餘額為247.93萬億元。7月份扣除提供給金融機構的人民幣計價銀行貸款,較前一個月萎縮770億元。彭博社報道稱,這是該數據自2005年7月以來的首次萎縮,因償還的債務規模大於舉借的規模。
報道稱,由於投資回報大幅走低,且實際利率經通縮調整以後仍然高企,中國家庭和企業忙於償付債務。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這一趨勢是導致日本陷入數十年通縮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中國的決策者渴望避免重蹈覆轍。
金融數據「擠水份」
M2、M1等貨幣供應量指標增速今年以來有所放緩,7月M1增速同比下降6.6%,較上月下行1.6個百分點,連續四個月為負,M2增速則較6月末回升0.1個百分點。
業內專家指出,這有相當程度上是受「擠水分」因素影響,部分虛增的存貸款擠掉後,金融數據會出現一定回落。尤其是考慮到前期企業活期存款中,有一部分通過手工補息獲取了相對高些的收益,這些行為規範後,企業活期存款出現下降,有些還在逐步向理財轉化,這方面的影響會持續顯現,導致近幾個月M1持續回落。
專家同時指出,「擠水分」促進金融總量數據更真實。過去一段時期,企業債務增長中有一部分資金存在空轉,企業貸款後直接轉化為存款,並沒有拉動投資及作用於實體經濟。在金融管理部門對這些行為規範後,存款收益和預期投資回報率的比價關係發生變化,套利空間消失,部分企業資金騰挪出來擴大投資、增加研發投入等,未來會更有利於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