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澳門智慧支付的方式愈趨多元化。去年5月起本地咪錶不再接受現金,公眾只能用澳門通或銀聯“閃付”系統支付泊車費。雖然相關措施已推行一年多,但很多車主仍表示還未習慣,過去曾經有不少社會人士介紹鄰近地方的咪錶,又如隔鄰的珠海,可以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停車卡及雲閃付,而香港三年前已經逐漸推出更為智慧化的咪錶,除開放給多個支付的方式,包括八達通、ApplePay、Visa和Master非接觸式信用卡、支付寶及微信掃描二維碼等,甚至有遙距入錶的功能,車主可以透過手機APP應用程式進行入錶,並隨時檢查咪錶的位置及剩餘的泊車時間。
事實上,現時“澳門出行”手機應用程式也可查詢咪錶位置和入咪錶時數記錄,而交通局於去年也曾公開表示,會在保障駕駛者公平使用咪錶原則下考慮採用更多便民措施,如增設其他支付方式或透過手機 APP 遙距支付咪錶費用等,可見澳門政府在相關措施上持開放態度。然而,新的公共泊車服務公開競投仍未出台。
澳門作為老齡化城市,在推行電子支付的速度上無礙較鄰近的地方緩慢。參考其他地區,內地多年前已經逐步推行無現金方式,而香港是逐步推行相關措施,讓居民能夠有較長的過渡期去習慣及適應。目前的咪錶的支付方式受限,除了為駕駛者帶來不便外,也對選擇自駕遊的旅客造成不便。
建設智慧城市是今屆政府一個重點目標,也是以居民的福祉為依歸,能為廣大居民建設宜居城市。至今在公開的資料中,更換咪錶的招標工作仍未見有實質的進展,當局未把最新完整的時間表透明地公布。因此,從出行駕駛這一生活小事上著眼大局,希望澳門政府及早加緊腳步,不落後於鄰近地區發展的趨勢,通過科技措施改善社會環境,更好地回應巿民在衣食住行的所需所求。
澳門匯智社理事長 黃慧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