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壽險健康險受青睞

業界:旅遊+保險有待開發
28/06/2024
55345
收藏
分享
業界:旅遊+保險有待開發
業界:旅遊+保險有待開發

金管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首季澳門保險業毛保費達澳門幣126.9億元,按年增4.7 %。 (資料圖片)

保誠保險(澳門分行)總經理馬竹豪認為,澳門保險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林嘉欣攝)

疫情期間香港通關受阻,一度令大批內地客戶湧入澳門投保,刺激澳門保險業務急速增長,2021年本澳新造業務保費甚至比香港高出逾六倍。但隨著各地全面復常,有本澳保險業界人士表示,香港「開關」之後,澳門在人壽保險方面的確有下跌,但港澳保險市場其實不存在直接競爭,加上疫情令大家更關注健康及醫療保障,因而更多人購買保障性保險,又指澳門中產階層急速發展,對保險理財服務需求龐大,故認為澳門保險市場前景廣闊。

在上(5)月底,香港保險業監理局公布今(2024)年第一季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期內毛保費總額達1,65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2.2%。其中,首季長期有效業務的保費收入總額為1,443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4%。另一方面,內地旅客的新造保單保費為156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62.6%。

至於澳門方面,澳門金管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首季澳門保險業毛保費達澳門幣126.9億元,按年增4.7 %,而上期為澳門幣370.6億元。首季中,人壽保險毛保費約澳門幣118.3億元,按年增4.5 %,而上期為澳門幣342.1億元。

澳門有部分保費轉移到香港

澳門保險中介行業協會會長張楚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香港「開關」之後,澳門在人壽保險方面出現有下跌的情況,當時是因為旅客可以前往香港旅遊,導致澳門有部分保費是轉移到香港。以全年數字來看,在人壽保險方面,2023年與2022年比較少了約八億澳門元,而財產保險方面基本是比較平穩,變化不大,每年約是28億至30億澳門元保費。他解釋,財產保險與旅客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是與澳門實際營運經濟掛鉤,而人壽保險則與旅客有掛鉤。

張楚指出,目前對澳門保險市場抱著觀望的態度,綜觀全球整體經濟都比較不穩定,「大家有錢都可能寧願留返喺袋度,都唔希望亂咁消費」,但傳統的人壽保險和醫療保險應該會有所增長,畢竟大家經過疫情之後對於健康問題開始重視起來,「多人購買保障性保險是正常的。」

保誠:對澳門市場非常樂觀

而有進駐本澳發展的保險公司對於澳門保險市場則非常樂觀,保誠保險(澳門分行)總經理馬竹豪昨(27)日出席活動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在賭權開放後,澳門市民財富有很大的增長,中產階層發展急速,對保險理財各方面產品和服務需要都非常大,公司已經進駐澳門一年,期間發現澳門的發展空間非常大。

港澳保險市場非直接競爭關係

對於香港與澳門保險市場競爭方面,馬竹豪認為香港和澳門不會存在直接競爭,因為港澳是兩個不同的地區,有兩個不同的法制,監管機構也不同,「澳門有澳門市場,香港也有香港市場,內地人嚟港澳購買保險又是另一個市場」。

內地旅客多數喜歡前往香港購買保險,澳門流失客源應如何挽救?張楚認為如果內地旅客有需要購買保險,客人都可能會考慮前往香港、澳門,甚至新加坡購買。暫時按照數據來看,不會因為香港「開關」而對澳門造成一個很大的影響,「目前單睇數據未必睇到,可能還要等待今年第二季度數據才會有明顯變化。」

此外,他又指出,過往前來澳門購買保險的遊客在澳門逗留時間普遍多於一日,因為投保手續或需要驗身等,某程度上旅客需要逗留更長時間在澳門,從而對消費也有影響。而「旅遊+保險」的影響不及其他行業的反響大,認為特區政府的推動方針仍有待業界與政府溝通後,才能有針對性的策略推出。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