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7月向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

外交部: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反制
14/06/2024
48230
收藏
分享
外交部: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反制
外交部: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反制

山東汽車碼頭上,大批國產汽車等待裝船出口。 (新華社圖片)

歐盟加徵新關稅中,以上汽集團的額外稅率最高,達38.1%。 (新華社圖片)

歐盟執委會12日公布對中國電動車反競爭調查的初步結論,裁定中國電動車受惠於不公平補貼,7月4日起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最高38%的臨時關稅。稅率因車廠而異,其中比亞迪的關稅稅率為17.4%、吉利汽車為20%、上汽集團為38.1%。中國商務部表示強烈不滿,批評歐方罔顧事實和世貿組織規則。中國外交部表明,中國有自己堅持的原則,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來反制歐盟關稅行動。

目前,歐盟對所有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0%的關稅。歐盟稱,額外關稅稅率將因車廠而異,其中比亞迪關稅稅率17.4%、吉利關稅稅率為20%、上汽集團關稅稅率為38.1%。其他配合調查但未被抽樣的中國純電動車生產商,將被徵收加權平均關稅21%。其他不配合調查的中國純電動車生產商,將被徵收38.1%關稅。此外,進口自中國的美國車企特斯拉,可能適用單獨的稅率。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批評歐方的裁決缺乏事實和法律基礎,罔顧中國電動汽車優勢來自開放競爭的客觀事實,人為誇大所謂的「補貼」項目,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此舉不僅損害了中國車企的合法權益,也將擾亂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回應是否針對歐盟提出反制措施時,回應「中方有必須捍衛的原則,那就是世貿組織規則和市場原則,也有必須維護的利益,那就是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和企業的合法權益。為此,我們將堅決採取一切必要措施」。

歐洲車企反對:無需貿易壁壘

歐盟去年開始對中國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對於是否加徵關說,歐盟內部曾有分歧,法國及西班牙等支持,德國、瑞典則擔心中國報復,引發貿易戰。

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表示,加徵關稅有違全球合作大潮流,同時增加貿易衝突風險。多間車企亦都表示反對。在華銷量佔總交付量36%的平治汽車,董事會主席康林松呼籲開放市場,指德國作為出口國,不需要貿易壁壘,確信取消限制、擴大公平自由貿易可帶來更多經濟增長。福士汽車認為,有關決定的負面影響,超過了對歐洲,尤其是德國汽車業的任何潛在好處。

上汽集團籲歐盟慎重考慮

歐盟加徵新關稅中,以上汽集團的額外稅率最高。上汽集團發聲明指,對歐盟的決定深感失望,認為相關措施違背市場經濟和國際貿易規則,甚至可能對全球汽車產業鏈的穩定,和中歐經貿合作產生較大不利影響。

上汽集團呼籲歐盟委員會慎重考慮決定,與中國在內的全球汽車夥伴進行建設性對話,共同尋找促進公平競爭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強調會密切關注事態發展,採取一切必要的法律和商業措施,切實保護自身和全球客戶的利益。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