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著陸前最後一步

世銀上調全球經濟增速至2.6%
13/06/2024
45663
收藏
分享
世銀上調全球經濟增速至2.6%
世銀上調全球經濟增速至2.6%

世界銀行最新報告預計,發展中經濟體2024至25年的平均增長率為4%,略低於2023年。 (美聯社圖片)

世界上最貧困經濟體的前景更令人擔憂。 (美聯社圖片)

外媒報道,世界銀行當地時間11日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稱,預計2024年全球經濟將是三年來首次穩定增長,但與近期歷史水平相比仍顯疲軟。

預計2024年全球經濟增速由1月預測的2.4%上升至2.6%,然後在2025至26年小幅上升至平均2.7%。這遠遠低於新冠疫情爆發前十年3.1%的平均水平。這一預測意味着,佔世界人口和全球GDP80%以上的國家2024至26年的增速仍將低於疫情爆發前的十年。

總體來看,預計發展中經濟體2024至25年的平均增長率為4%,略低於2023年。低收入經濟體的增速預計將從2023年的3.8%加快至2024年的5%。然而與1月份的預測相比,四分之三的低收入經濟體2024年的增長率在此次預測中有所下調。

4年的增長率在此次預測中有所下調。發達經濟體2024年的增速將穩定在1.5%,然後在2025年升至1.7%。其中,美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上調至2.5%,與去年相同,但較1月時的預測高出0.9個百分點。

貧困國家償債壓力沉重

世界銀行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高級副行長吉爾表示,在疫情、衝突、通脹和貨幣緊縮政策引發各種動盪四年之後,全球經濟增長似乎正在趨於穩定,但增長速度低於2020年前。世界上最貧困經濟體的前景更令人擔憂。它們面臨沉重的償債負擔、日益縮減的貿易機會和代價高昂的氣候事件。發展中經濟體必須找到鼓勵私人投資、減少公共債務以及改善教育、醫療和基本基礎設施的方法。

預計四分之一的發展中經濟體今年的貧困程度仍高於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對於脆弱和受衝突影響的國家來說,這一比例是前者的兩倍。另外,2020至24年,近一半發展中經濟體與發達經濟體之間的收入差距有所擴大,這是自1990年代以來的最高比例。預計從現在到2026年這些經濟體的人均收入(反映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標)年均增長3.0%,遠低於疫情爆發前十年平均3.8%的水平。

通脹下降速度較預期慢

預計2024年全球通脹將放緩至3.5%、2025年降至2.9%,但下降速度比六個月前的預測要慢。因此,預計很多國家的央行在降低政策利率方面仍將保持謹慎。按近幾十年的標準來看,全球利率很可能仍將保持高位--2025-26年平均約為4%,大約是2000-19年平均水平的兩倍。

世界銀行副首席經濟學家、預測局局長高斯表示,儘管全球食品和能源價格有所回落,但核心通脹仍相對較高而且可能保持下去。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央行可能會因此推遲降息。高利率維持更長時間的環境意味着全球金融條件趨緊,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將大為放緩。

印度仍是增長最快大型經濟體

報告指,全球經濟增長在連續三年下滑後,到2024年將穩定在2.6%,將是軟著陸的最後一步,但世界經濟面臨的整體風險偏於負面。

至於包括中國、韓國、東協國家和太平洋島國的東亞和太平洋地區預計將從去年的4.2%放緩至今年4%。中國的增長率預計將從5.2%降至4.8%。印尼和越南將成為該地區主要經濟體的亮點,預計增長分別為5%和5.5%。儘管印度今年經濟預計放緩,但仍將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

世銀表示,在發達經濟體中,日本消費增長乏力、出口放緩和旅遊業穩定,預計將導致其經濟在今年增長0.7%,而去年為1.9%。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