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日均11萬旅客訪澳

手信業界:消費力減擬轉線上經營
11/06/2024
31387
收藏
分享
手信業界:消費力減擬轉線上經營
手信業界:消費力減擬轉線上經營

一連三日的端午小長假錄得超過33.8萬人次旅客訪澳,但有手信業界反映,旅客消費力減弱。 (特約記者余日暉報道)

雪糕及飲品等產品更受年輕旅客歡迎,相關店鋪外排起長長人龍。 (特約記者余日暉報道)

今年端午節假期連周末共有三天,雖然受到連日雷雨天氣及內地高考等因素的影響,但日均訪澳旅客仍超11萬人次,優於業界預期的日均10萬人次。不過,有零售業商戶反映,今年旅客的消費力減弱,以往最常見的提著大包小包手信袋的豪客銳減,取而代之的是人手一杯雪糕、一杯飲品的年輕旅客。有旅遊業界人士提醒,暑假旺季將至,呼籲中小企應把握機遇,提供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產品,以吸引遊客消費。

治安警公布,截至昨晚9時,端午節三日(6月8至10日)小長假共錄得出入境旅客共69.2萬人次,其中,入境旅客共33.8萬人次,即日均11.2萬人次。

昨(10)日是端午節正日,亦是端午小長假的最後一日。昨午時分,大三巴一帶人流依舊暢旺,手信街各店舖人流絡繹不絕,但較前兩日的人流明顯有所回落。經歷連日陰雨後,端午正日天氣終於放晴,氣溫由微涼轉至悶熱,不少旅客都到網紅雪糕店排隊買雪糕。

來自深圳的馬小姐表示,與朋友初次來澳,感覺澳門半島的風景懷舊,街坊十分有人情味,非常願意再次到訪。而即日來回的她,很可惜因為時間關係,不能多看看澳門的風光特色,希望下次能逗留數日,嚐嚐澳門的美食。另一位旅客匡小姐來澳逗留兩日,首日在氹仔一帶遊玩,翌日到澳門半島品嚐美食。她表示,在澳門以巴士為主要交通工具,只因澳門網約車不便,的士費用又十分昂貴,雖然沒有造成不便,但希望下次到訪,澳門的交通能夠有所改善。

澳門手信店東主李先生表示,疫情對手信業造成了影響,消費力下降且人流管制措施進一步影響了生意。他指出今年的端午節與過往相比消費力減弱,許多遊客逛街人手一杯雪糕、一杯飲品,對手信的購買需求並不多。對於疫後的手信業情況,李先生認為難度增加,需等待經濟好轉和更多遊客到來,並指會開拓線上業務加以應對。

關前街店主:或轉線上營運

關前街飲品店東主譚先生表示,端午節假期雖然人流有所增加,但消費力仍較為疲弱。他提到生意額雖有兩三成的增長,可惜仍未如預期。譚生呼籲當局應考慮新方向,建議在關前街打造具備歷史性和故事性,具吸引力的打卡景點,重新注入文化特色,讓遊客體驗穿越時光的快樂。對於店鋪租金上升和本地人消費習慣的改變,譚先生坦言遇到了困難,若情況無法改善,將會考慮關閉店面轉戰線上,節省人力物力。面對國內市場的價格競爭,他鼓勵澳門商家需不斷提供獨特的產品,以區隔市場。

澳門旅遊業議會會長胡景光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雖然受到天氣、內地高考等因素的影響,端午節假期的訪澳旅客仍超出預期,酒店預訂率和入住率接近九成。胡景光進一步表示,澳門旅遊業需要快速變革和創新。他指出疫情後,遊客組成和消費模式發生變化,主要以年輕人為主。老一代購買手信時,可能會購買三至四袋,他笑言年輕人比較「自我」,通常只會「買夠自己食」,因此消費模式出現大轉變。他強調中小企業,不可再以「一本通書」闖天下。

業界:惠澳政策帶動市況轉好

胡景光認為,以往澳門賣杏仁餅,可能賣十年、二十年都可以的,但是現在中小企要不斷去創新,指出「要諗下杏仁餅再疊加啲特色」,迎合現時旅客的需求,不斷創新以滿足遊客需求,他又提到近期為澳門市民及遊客熱議的「摩囉雞飯」等引人矚目的產品成功紅遍澳門,體現了創新的重要性。暑假是澳門旅遊業的一個重要時段,他強調隨著惠澳政策的實施和不斷增加,澳門的旅遊業市況將迎來轉機。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