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規模超7,000萬部

內地二手手機市場前景廣闊
10/06/2024
16773
收藏
分享
內地二手手機市場前景廣闊
內地二手手機市場前景廣闊

機構調查顯示,中國二手手機市場規模將超過7,000萬部。(網絡圖片)

科技進步使手機性能愈來愈強、迭代速度愈來愈快。作為居民大宗消費品之一,手機以舊換新市場規模愈來愈大。2022年京東手機以舊換新訂單量同比增長100%,為用戶購買新機節省約20億元(人民幣,下同);2023年閒魚手機以舊換新交易額同比增長191.4%,手機類目下產生的循環訂單量同比增長17%。

官媒經濟日報報道,使用場景不同、梯度消費效應、購買力差異,讓手機以舊換新呈現出不同的業態,這無疑是促進以舊換新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重要原因。

不少民眾表示,自己有不止一部手機,主力機、備用機中不乏以舊換新的身影。有別於其他耐用快消品,手機因其應用場景豐富、涉及人群廣泛,「梯度消費」現象較為明顯。因「梯度消費」現象的存在,不同消費者對手機以舊換新的理解不盡相同。

大幅節省換新機成本

加錢購買新手機是置換舊手機的一種模式。有電子產品愛好表示,「自媒體時代手機測評博主是電子產品發燒友的必看。根據博主測評、查找技術資料,以及與網友分享使用信息,讓手機選擇更加立體。」他表示,自己是手機以舊換新的常客,為了讓折現比例高一些,新購置的手機在他手上一般不會超過兩年,且舊手機很少送到第三方回收商那裡,而是通過品牌方提供的渠道回收。

用舊手機同類目或跨類目置換是另一種以舊換新方式。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楊璐是一名家庭主婦,她去年用自己的五部舊手機置換了一台全新的品牌旗艦機,這次置換為她節約購機成本約8,000元。在手機置換完成後,她瞭解到自己閒置的其他電子產品也能置換手機;舊手機還能跨類別置換不同的3C數碼產品。於是她又在網絡平台上下單,集合家裡所有成員的閒置手機,置換了平板電腦、遊戲機、小家電等不同種類的電子產品。「相近類目或全類目電子產品的置換比較方便,如果能跨界置換就更好了。」楊璐說。

新換新 創新商業模式

在北京海淀中關村新中關大廈經營二手手機售賣、手機維修業務的吳粵星說:「手機品牌內部以舊換新是目前最成功的商業模式。我的公司在經營二手手機售賣業務時,只接收九成新以上的二手手機,使用時間較長的二手手機的命運往往是被拆解,然後進行貴金屬提煉,其餘部分被當作電子垃圾處理。當下大部分消費者更願意以新換新,或者以多部舊機換一件新產品。這種新商業模式既使人們在購買新商品時降低成本,又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購物選擇,還能促進循環經濟和綠色消費的發展。」有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二手手機回收約2.8億部,其中2.5億部以上用於直接銷售或翻新銷售。預計「十四五」期間,手機閒置總量累計將達到60億部,二手手機潛藏價值超過6,000億元,前景廣闊。利用新商業業態、發揮定價機製作用讓消費者體驗到以舊換新的好處,是手機以舊換新能持續增長的又一因素。

增加消費需求

有機構預測,2024年中國二手智能手機(含翻新機)市場規模將超過7,000萬部。市場上的全新手機與這些手機如何形成良好的市場互動,讓消費者得到實惠,考驗著每一個參與者。

業內人士指出,消費者在選擇手機時,一般首先把目標定在最高端的旗艦機上,再根據自身消費能力和需求作出最終選擇。從以舊換新業務來看,目前只有價格在萬元以上的手機在以舊換新中才能盈利,從而實現消費者和商家的雙贏。而具有萬元以上手機購買力的消費群體雖然近年來持續擴大,但絕對量還較少。不斷提升居民收入,增加即期消費需求,以舊換新才能更大規模地滾動起來。

內地持續鼓勵電子用品舊換新,以較低價格換手機。(網絡圖片)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