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環境保護局發佈了《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23》,報告顯示,作為疫情結束後的首年,因為旅客數量恢復、經濟復甦,導致2023年的多項與環境相關指標包括收費用水量、耗電量及棄置城市固體廢物量等,均有回升跡象,並且向疫情前2019年的程度靠攏。這意味着,城市復常的同時,污染也有卷土重來之勢,需要社會各界多加警惕。
就棄置城市固廢量而言,2023年的棄置城市固體廢物量和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較2022年分別上升14.8%及 14.1%,接近疫情前水平;建築廢料量較 2022 年下降 31.8%。近年本地資源廢物回收率維持在約 20%左右,而去年廢物資源回收率為22%,較2022 年有所下降。即使2023年紙張、塑膠、廢舊電池等固廢回收量已較2022年有七成至一倍的顯著增幅,然而因為固廢總量同樣大增,因此回收率才沒有上升。故此希望當局也要考慮增加社區的回收設施,例如在一些人口稠密但設施較少的區域如內港中區、雀仔園增設回收點。
由於經濟活動復常,上年的温室氣體排放量亦有顯著回升,加上近年日益加劇的氣候變化,極端的暴雨或炎熱天氣有增加趨勢,因此減少温室氣體排放、舒緩氣候極端化也成為近年環保工作的重點。此次報告也特意增設了相關的專章,專章中主要集中於減碳節能方面的工作,如推廣電動車、提升非石化能源發電比例等,但正如報告的統計數據指出,除了陸上交通運輸,污水處理、廢物堆填也是温室氣體排放的主要源頭,當局也可以多着手於污水處理、廢物堆填方面的工作,更全面地減少温室氣體。
公民力量會長 林玉鳳